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每周推荐

论教育

发布时间:2018-06-20 作者:康 德 来源:中国教师报

随看随想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这位伟大的德国人,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傲然成为人类思想史的巨人。

    《论教育》是康德的教育理论专著,集中阐述他的自然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思想。这里选刊的一段,是该书“导论”部分的前半;关键词是“训诫”。

    康德著作,素称难懂。李、彭的这一个新近译本,在《论教育》的诸多译本中可算是最为“现代汉语化”的:不算难。

    “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康德的思想如浩浩长河,这些被人们反复引述的“名言”,是长河的浪花,不是孤立的成句。

    篇幅许可,引《实践理性批评》结束语中的一个句子作结:“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任余)

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造物。我们所理解的教育,就是指连同教养在内的保育(养育、维护)、训诫(训育)以及教导。据此,人是顺沿着婴儿、学童和学员成长的。

动物一旦拥有力量,不管是什么样的力量,就会合乎规律的,也就是说以不伤害其自身的方式,使用自己的这些力量。实在令人赞叹的是,人们发觉,刚刚破壳而出的雏燕,即便眼睛还看不到东西,却仍然知道让自己的粪便落到巢外。因此,动物不需要保育,至多需要食物、保暖和引导,或者某些保护。虽然大多数动物或许需要喂养,但不需要保育。也就是说,人们把保育理解为父母要采取防备措施,以使孩子不去有害地使用自己的力量。比如,倘若动物也像孩子们一样,一来到世上就放声啼哭,那么必然会成为由其哭声引来的狼或者其他野兽的猎物。

训诫或者训育把动物性改变为人性。动物通过其本能就已经有了其一切;一种外在的理性已经为它备好了一切。但人却要使用自己的理性。他没有本能,必须自己给自己制订行为的计划。但由于他不是一生下来马上就能够这样做,而是生蛮地来到世上的,所以必须由别人来为他做这件事。

人类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其人性的全部自然禀赋渐渐地从自身中发挥出来。一代教育另一代。在这方面,人们可以在一个生蛮的人的状态中,也可以在一个完善的、受过培训的人的状态中寻找第一个开端。如果后一种状态被假定为先前和最初就存在的,那么,人后来必定重新会野蛮化并堕入生蛮的状态之中了。

训诫防止人由于自己动物性的动机而偏离其规定,即人性。比如,这种规定必须限制他,以使他不任性地、不假思索地陷入危险。因此,训育纯粹是消极的,也就是说,是从人身上去除野性的一种行动。与此相反,教导则是教育的积极部分。

野性就是摆脱法则,训诫把人置于人性的法则之下,开始让人感受到法则的强制性。但此事必须及早进行。例如,人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开始并非早就有意图要他们在那里学点儿什么,而是要他们能够习惯于静静地坐着,严格遵守事先对他们做出的规定,以便他们不会在将来每有一个随意的念头,就真的马上去实施。

但是,人天生就有一种对自己的如此强烈的趋向,以至于他只要起初有一段时间习惯了自由,就将为它牺牲一切。正因为如此,训诫必须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及早施行。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那么以后要改变一个人就难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随心所欲。人们在野蛮民族那里可以看到这一点。尽管他们较长时间地服务于欧洲人,却始终不习惯于后者的生活方式。但在他们这里,却不是一种像卢梭和其他人所认为的对自由的高贵趋向,而是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尚未在自身中发展出人性时所具有的某种生蛮性。因此,人必须尽早就习惯于服从理性的规定。假如人们让他在年少时率性而为,不加任何遏制,那么他就将终生保持某种野性。而在年少时受到过多母亲般温存保护的人,也是无可救药的,因为他们一旦参与世界事务时,便将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并到处碰壁。……

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来的东西,他什么也不是。应当说明的是,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来受教育。因此,一些人本身在受训诫和教导方面的欠缺,也使得他们成了其学童的糟糕的教育者。而一旦一个更高品类的人承担起我们的教育,人们就会看到,人能够成为什么。但因为教育一方面是教给人某些东西,另一方面也只是在人自身那里发展出某些东西,所以人们就不可能知道,自然禀赋在人那里能够做到哪一步。

没有人在年少时被疏于管教,而在成年时却自己会洞察,他曾在训诫方面或在培养(人们可以这样来称谓教导)方面被疏忽过。未受培养的人是生蛮的,未受训诫的人是野性的。训诫的耽误是一种比培养的耽误更为严重的弊端,因为培养还可以在后来弥补上;但野性却无法去除,训诫中的失误是绝无可能补救的。也许,教育将越来越好,每一个下一代都将向着人性的完善更接近一步;因为,在教育背后,隐藏着人类本性之完善的重大秘密。从现在起,这种进步就可能发生了。什么是属于真正美好的教育,人们现在才开始对此有了正确的判断和清晰的认识。人的本性将通过教育而发展得越来越好,人们能够使教育具有一种合乎人性的形式,这些设想是令人陶醉的。这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幸福美好的人类的前景。

(选自《康德论教育》,李其龙、彭正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中国教师报》2018年06月20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