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记者手记

好校长一定是理想主义者

发布时间:2018-06-20 来源:中国教师报

我一直认为,好校长一定要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从彭建平身上,我再次坚定了这一判断。

彭建平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似乎抓升学率“很有一套”。你给他一所垫底的薄弱学校,他能点石成金,用末流的生源办出一流的质量。你给他一所全区最好的学校,他依旧毫不含糊,让学校的升学率继续“噌噌”走高。

但彭建平并不以此自矜,而是始终保持清醒。在他去年出版的专著里,开篇用了相对大的篇幅反思当下的教育,反思学校对分数和升学率的过分追求。他说:“中学教育固然要关注升学考试成绩,但更多要关注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培养”。为此他呼吁,要站在比分数和升学率更高的地方审视人的成长。

分数这玩意儿,不能说不重要。它的重要性,就像毛主席当年说的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说话不算数”。

但很显然,如果只搞原子弹,无疑是穷兵黩武,走上歧路。办教育何尝不是这样,校长眼里不能只有分数,还要有理想、有文化、有“人”,有诗和远方。

办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但时下有太多校长未免太“务实”。或者是一门心思抓教学、抓成绩,坚信“升学率才是硬道理”;或者把改革作为漂亮的装饰,把学生当作换取名声的工具,“目中无人”;或者只顾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做了许多事,却从不思考“为什么”……

没有理想的教育,终究走不远;太过“务实”的校长,也成不了教育家。

反观彭建平,数学教师出身的他固然有缜密、理性、精明的一面,但这并不妨碍他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

于是,才有他办学上不“务实”的另一面。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校,他首先会做文化的审视与思考,他在薄弱学校倡导“幸福教育”,在优质学校生发出“激扬生命教育”。简言之,他要让一所学校“有文化”,然后用这样的文化观和价值理念,省察自己该做的事。对于自己所做的事,他都会进行价值的判断和意义的思考。

彭建平的不“务实”还鲜明地体现在,他常常“舍近求远”,做一些别人看来“没用”的事。但最终都证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谁也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办教育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地,离不开这个时代。作为校长,当然不可能无视“分数”,但正如彭建平所言,只有分数的学校不一定是好学校。或者说,判断一所好学校的标准,是看你取得分数的方式,是看分数之外你给学生的东西,是看学生离开学校后身上还留存的东西。

作为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可以不“务实”,又不能太“务虚”,要知道自己从事的职业价值所在、方向所在,从而知荣辱、知行止。

如此说来,彭建平的教育实践体现了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的方法论,也是当下一位好校长的生存智慧。

《中国教师报》2018年06月20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