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程群不是课程集合,而是基于知识体系的有机整合。学校课程群的构建,既要重视学科内容之间的整合、延伸,又不能忽视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创新,如此才能达到启迪思维、激发活力、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

课程群:1+1>2的整合优化

发布时间:2018-06-27 作者:张茹丹 来源:中国教师报

随着课程门类和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中小学课程改革不断升级,创新举措层出不穷,实际效果却不够显著。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程群为例,虽然不少学校进行了相关实践,但并不真正了解课程群为何物、实施的原则和标准,等等。那么,课程群是什么,将各种课程集合在一起就是课程群吗?它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如何进行课程群建设?

强调整合优化

课程群是指围绕一门学科或某一主题,将与该学科或主题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的知识、方法、问题等进行重新规划、整合构建而形成的课程系统,其本质是将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要素、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

根据课程群的内涵,学校课程内容整合有多种维度的分类方式,从学科内容维度可以分为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和超学科整合,从课程组织形式维度可以分为主题式整合、活动式整合、任务驱动式整合等方式,从课程组织中心来源维度可以分为学科本位整合、社会本位整合和经验本位整合,从课程整合的技术手段可以分为技术性整合和非技术性整合。

由此可见,课程群建设与单门课程建设不同,也不是几门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而需要基于更高、更广的视野,突破学段、学科,按照一定主题和课程内容整合主题相通、内容相联系的课程,突出课程间内在的逻辑统一。

课程群能够有效理顺不同课程在内容方面的关系,促进课程结构的优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课程群构建已成为中小学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计的有效途径。

建设有章可循

学校建设课程群应注意三条原则:一是全面提高原则。课程群构建必须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作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二是教学相长原则。在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稳步有序原则。明确课程群建设目标和任务,突出重点,分步推进,避免盲目性和无序性。

确保课程建设能稳步有序推进,实践中可以遵循以下策略: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定课程群建设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使课程群建设与管理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组建课程组。课程群不是简单的课程集合,而是基于知识体系的有机整合,需要组建课程组以承载相关工作,而课程组要成为建构课程群的主体。

第三,寻找主线。仅把几门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课程集合一处并不是课程群,只是“课程集合”。所以,课程组教师要深入分析不同课程内容,寻找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到将不同课程联系在一起的主线或主题,对课程进行再设计。

纵横双向打破壁垒

如今,建构课程群已经成为不少学校优化课程结构的一个途径,为了避免课程群建设碎片化、大杂烩,学校可以从纵横两个方向整合和设计课程。

纵向整合是在学科内实现跨学段的整合优化,即在原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通过引入不同学段、不同版本教材中涉及的同一主题内容,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重点。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小学探索语文学科单元主题教学,引入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课时调整为大、小课时。在“生活的启示”主题学习中,课程编排了原有教材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同时引入其他年级、不同版本教材中相同主题的7篇课文。

这一实践体现了课程群建设的关联性特征,授课教师将学科课程中蕴含的知识、方法和问题的逻辑联系不断外化、延伸,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课程实施效果。

横向整合是指在学科间实现跨学科的整合优化,打破以往分明的学科界限,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连接不同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不同学科间、知识之间的联系。

比如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将原有十几门学科整合成语言,数学、科学、技术和工程,历史与社会科学,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健康生活等六大课程群。这样的整合是基于宏观、统领的视角,通过对不同课程的重新规划、设计,删减重复性内容,体现了群内一门课程对其他课程和整体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课程群中不同课程的关系,从而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当前,大刀阔斧进行课程改革的大多是小学低年级,下一步我们期待更多学校在高学段甚至中学进行这样的课程深度整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优质的课程学习。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部分内容摘自《全球教育展望》《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学报》)

《中国教师报》2018年06月27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