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程观察·韩相福⑤

理想课程:推进学科与生活双向融合

发布时间:2018-07-04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有两类:学科课程和生活课程。有人认为,学生在学科课程中学习知识,然后到生活课程中实践。在我看来,这是极其错误的理解。

学科知识本身就是生活经验的提炼与抽象,从品格养成角度看,中小学生正处在了解生活、认知生活,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如果教育只强调学科知识,会让学生亲近了学科、远离了生活,走向技术理性,甚至造成人格扭曲;从学习成效角度看,只有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东西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长期以来,学科课程呈现给学生的多是知识的结构,对于知识来自哪里、怎样在生活中应用关注不够,没有打通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学死知识、死学知识。而生活课程,特别是一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实践而实践,没有发挥学科对生活探究的促进作用,导致活动热热闹闹,探究却无深度。

学科课程与生活课程割裂,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无法养成。推进学科与生活双向融合是大势所趋。完成双向融合,要做到课程观念、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三方面融合。

一是课程观念的融合。

教师应当认识到:教育即生活,课程也是生活。学科课程不是为生活做准备,学科课程就是生活本身。学科课程与生活课程双向融合,需要教师具有培养“整体的人”观念,促进学生品格和能力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探究中建构自己。培养“整体的人”不是将学科知识简单叠加,而是要求教师有整合思维,打破学科界限,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将学科课程与生活融合,形成对学科、生活和自身的整体认知、全面理解和把握。

二是课程内容的融合。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科逻辑为主线建构的,优点是方便知识的传授和快速获得间接经验,缺点是学科与学科、生活割裂;生活课程是以学生兴趣和需求为基础,以心理逻辑为主线建构的,强调脱离书本,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优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生活感受,缺点是不系统、不连贯。

学科课程与生活课程并非水火不容。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学来自哪里、数学是如何建构的、数学如何走向生活应用……这些是学科知识,生活化的数学则包括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故事等内容。再比如风筝课程,内容包括风筝的历史、风筝的诗歌、风筝的制作、风筝的绘画、风筝的歌曲、风筝的动力等,包含了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工程、数学等学科内容,通过对风筝的探究,可以让学生用学科思维看生活、用学科视角看世界。

三是学习方式的融合。

探究是学科课程与生活课程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一种是对学科的探究,一种是对生活的探究。实现学习方式融合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的探究生活化、生活课程的探究学科化。

学科课程是生活的压缩与抽象,教师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科知识就必须进行生活化解读,将学科知识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走近学科,感受学科的魅力。

需要警惕的是,学科课程探究生活化能让学生学习兴趣更浓、课堂氛围更活跃,但学生的学习不一定更有成效。这是因为学科课程探究生活化不是学科学习的全部,学生在对学科与生活深刻理解后的自我重新建构才是最重要的,经历这一过程的学生才能“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比如小学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一课的学习难点是长方体的线与线、面与面的关系和空间想象。有的教师创设“切土豆”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切土豆的过程中感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线、面关系,在趣味盎然中突破了难点,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建构。

生活课程探究学科化,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生活课程学习中的经验绝对化、思维肤浅化、收获碎片化问题,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生活本质。比如“身边的植物”主题活动中,教师帮助学生用数学方法统计植物种类、用语文方法描写植物、用科学方法研究植物、用美术方法绘画植物……生活探究学科化,开阔了学生探究的视角,让探究变得立体、丰富、有效、有深度。

学科课程与生活课程双向融合、深度融合,才是课程的理想形态。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双语小学执行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8年07月04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