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的“走进地标,与美同行”课程通过让学生了解郑州地标建筑,引导学生体会地域美、建筑美,并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个地标认识一座城

发布时间:2018-07-04 作者:阎永华 李政伟 来源:中国教师报

课程背景

城市地标建筑是城市的文化、灵魂,表达了城市的一种精神。学校对建筑知识的教学停留在介绍世界各国的地标建筑,对本地地标建筑涉及的少或浅显。

学校1000余名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3,调研发现,学生对郑州的20个地标建筑认识的不多。开设“走进地标,与美同行”课程,可以让小公民们认识、了解、探索郑州地标建筑的艺术价值,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郑州、热爱郑州,为郑州的发展作贡献。

课程目标

通过“建筑艺术”的教学,了解郑州建筑历史。初步了解郑州建筑的造型、建造年代、功用、装饰图案、材质、文化故事、设计理念等知识,并学习写生、绘制建筑作品,制作建筑模型、设计旅游产品。

在参观、考察建筑的过程中搜集有关建筑资料,在写生、制作、创作有关建筑作品过程中了解建筑的造型特点,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采访等方法中学习有关建筑的知识和创作方法。

在各项活动中激发热爱郑州、热爱生活的情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体会成功创作的乐趣、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课程内容

共3个单元16课时,课程学习结束后举行成果综合展示活动。

第一单元:美丽地标初识

感受建筑:最美建筑我知道、我用镜头看世界(2课时)

考察建筑:美丽郑州我来了(1课时)

鉴赏交流:我眼中的郑州建筑(2课时)

第二单元:美丽地标共鸣

画画建筑:画笔下的郑州建筑(3课时)

做做建筑:我手中的郑州建筑(2课时)、我手中的郑州建筑——立体模型(2课时)

第三单元:地标美再创造

设计创想:我是设计师(2课时)、我是一日导游(1课时)、我是郑州好市民(1课时)

课程实施

课堂学习:教师授课与学生搜集资料相结合,感受郑州地标建筑的历史和美。

校内活动:制作地标模型、绘制地标图像以及展示分享活动。比如“我用镜头看世界”,让学生在校园内练习摄影,为外出学习做好准备。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建筑考察,比如“美丽郑州我来了”,学生到选定的地标建筑进行参观、考察,完成学习任务,并为参观的地标建筑设计一日游路线和旅行产品。

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学习态度评价(10%)、学习过程评价(50%)、作业档案袋(20%)、小组成果展示(20%)。

学习态度评价:出勤率、学习工具准备率。

学习过程评价:按照每单元、每课时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打分。

作业档案袋评价:根据档案袋设计、资料搜集、作品完成情况、有无获奖证书。

小组成果展示评价:参与度、文字说明、作品数量、展览设计,根据学习校本课程展览会场情况给分,小组成绩为每个成员的本项成绩。学期末总成绩为等级评定。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

点评嘉宾:新课程标准编制参与者、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崔允漷

课程设计应体现“一致性”

“走进地标,与美同行”课程有3个亮点:一是主题体现跨学科性,二是课程实施重实践,三是评价完整、多元。

当前,一些校本课程是没有评价的,教师设计许多互动环节,内容很丰富,唯独缺少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有活动没体验、活动设计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都是学校设计课程时不能忽略的。该课程的设计却恰巧解决了这些问题。

从课程育人角度看,这门课程让学生与学校、与城市建立连接。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占学校总人数2/3,那么多非本地生源的学生在郑州上学,怎样让他们与郑州发生关系?这门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了解郑州的需求,同时与育人联系起来,这一点弥足珍贵。

从课程设计看,让学生可以轻松学习。国家课程容量大、要求高,学生学习时缺少乐趣。这门课程的设计则更加灵活、丰富,让学生学起来快乐、有意思。

最后对这门课程提3点建议:

更改课程名称。这门课程的名称是“走进地标,与美同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课程名称。课程命名必须要准确,不能写得像论文标题一样,这也是许多课程存在的问题。

学习任务不要太琐碎。学习方式足够丰富,但学习任务设置过多,可能导致学生慢慢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设计学习任务,需要教师首先明确活动与任务的区别,并把小任务变成大任务,避免任务碎片化。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要一致。这门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建筑之美,但是课程真正关注的是“地标”。建筑不等于地标,而且第三单元才是真正的关于地标的内容。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是教师设计课程时一定要关注的。

《中国教师报》2018年07月04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