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记住学生“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8-08-22 作者:王雪莹 来源:中国教师报

在一次区内语文观摩课上,两位执教教师的问题处理方式引发了我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和遇到突发情况时,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更加精彩?

J教师在执教四年级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时,让学生朗读文中的一段话:“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两个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均读错了“纹痕”这个词语,教师发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范读和全班学生一起读词语、读句子的方式,让学生记住“纹痕”的读音。

G教师在执教三年级课文《扁鹊治病》时,分析完课文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蔡桓公听取扁鹊的劝告了吗?”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无效问题,学生已经学完了课文,再提出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认知水平。

两位教师的课堂出现这样的瑕疵,我们往往会分析为备课不充分。实际上,这种程式化的分析,掩盖了问题的实质。两位教师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只是想到了课上让学生“到哪里”,没有意识到学生“在哪里”,也就是说教师并没有把握准学情,没有真正读懂学生。

J教师意识到“纹痕”的读音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因此采取范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记住这个词语的读音,但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读音出错的原因是因为对“纹痕”这个词语的不理解,所以造成学生的连续出错。这时,如果教师不仅纠正读音,顺便解释一下词语的意思,抓住并放大错误资源的作用,将会使课堂更加精彩。J教师课上的处理方式只能说是纠错,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词语属于比较生僻的词语,只是纠正了读音,没有真正理解其意思,学生在以后读和写的时候还会出错。

G教师的问题在于没有准确把握住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学生已经学完课文,知道了故事最终的结局,再提出这样的问题,只是对文本整体结构的反复,没有起到让学生思维提升的效果。如果G教师换一种问法:“同学们,学完课文你觉得蔡桓公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学完课文你觉得蔡桓公之死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提出问题,会让学生对文本的总体认知上升一个层次。

在教学中,教师备课之前要能够知彼,授课也要做到知彼,要做到把握学情。课堂上,学情随着学生的学习会不断变化,教师要随着学情的不断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要时刻记住学生“在哪里”,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预设,机械地让学生“到哪里”。同时,备课还要知本,首先要真正读懂文本,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好文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更有深度和内涵。知本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知道本源,要知道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素养,因此需要时刻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宁可完不成预设的教学进度,也要让学生把疑惑点弄明白。

课堂上,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教师的倾听,更有赖于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在教学中唯有学会阅读课堂并把握不断变化的学情,才能真正读懂学生,让课堂更有深度。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齐陵街道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8月22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