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美术教室,一件件造型多样的泥塑和脸谱作品令人赏心悦目,学生也常常驻足在作品前观赏品评。泥土很普通,泥塑也很常见,我的学生对泥塑却有特别之情。
2015年春节假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实践性美术作业。开学后,学生上交作业,其中一个学生的作业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目光,那是一个神形兼备、憨态可掬、色彩艳丽的泥娃娃作品。学生们对这件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致认为应该授予该生“优秀假期作业奖”。
经了解,这个学生的老家在山东滨州惠民县,惠民泥塑是国家级民间艺术类文化遗产,品种繁多,样式古朴,独具特色。既然学生感兴趣,何不就此开设一门课程?为了开好泥塑课程,我到惠民县拜访老艺人,回校后自己尝试,又带领学生从最简单的泥塑作品开始练习,研究捣泥、制作底座、糊纸、上浆、擦粉、上色、开眼等工序的奥秘。
泥塑看起来简单,制作出像样的作品却要下一番功夫。开始尝试时,由于对流程掌握不熟,作品质量欠佳。我又多次到泥塑艺人家中学习,节假日又跑到学校反复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对比。
泥塑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创作,在泥巴中探寻泥塑技艺。终于,学生可以制作小的泥塑作品,看到一件件小小的、略显稚嫩的作品,眼中泪光晶莹——这是我们奋斗一个多月的成果。
为了让泥塑课程走上正轨,我搜集惠民泥塑资料并系统整合,一本图文并茂的《魅力泥塑》校本教材应运而生。有了校本教材,学生可以系统学习惠民泥塑知识,泥塑质量也越来越高,如今已经可以制作更复杂的泥塑,泥塑作品也更加体现时代特征和贴近现实生活。
学生作品越来越多,我便组织了一次泥塑展览活动,通过泥塑展示城市的变化和发展。学生对那次活动念念不忘,这也让我意识到,泥塑课程要吸引学生,不能停留在学习传统阶段,而要引领学生将传统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于是,“勿忘国耻——泥塑中的抗日故事展览”“我看世界杯——泥塑中的足球展览”等围绕历史和社会焦点的泥塑展览活动走进学生生活,他们记住了历史,了解了世界杯知识,甚至激发了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
泥塑课程的成功,激发了我围绕区域特色文化开发课程的兴趣。滨州是戏曲之乡,结合戏曲文化特点,脸谱课程应运而生。“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在《唱脸谱》戏曲中,学生惊诧于脸谱可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对脸谱创作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前期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拥有了基本的尝试,在脸谱创作中能够大胆运用色彩,以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结合脸谱课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也是重要内容,在欣赏京剧《秦琼卖马》片段后,学生知道了秦琼孝敬母亲的故事,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和老人的好孩子;欣赏京剧《钦差林则徐》片段后,学生懂得了从小要关心国家发展、为了民族复兴而努力……
一个泥塑、一张脸谱,当学生徜徉于浩瀚的艺术世界,他们对美的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变得越来越深刻。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8月29日第7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