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拓展延读要“拓”到点子上

发布时间:2018-11-14 作者:刘华杰 来源:中国教师报

拓展延读是指学生在精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与文本、作者有关的,或者同类题材、相似文体的拓展性延伸阅读。拓展延读是一种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阅读,也是快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有效捷径。

然而,在平时的听课学习中我发现,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的拓展延读往往草草了事,收效甚微,这样的拓展延读呈现出几大误区:

误区一,无效拓展。课堂上,教师往往在马上要下课的时候,匆匆向学生推荐几本书籍。殊不知,这样的拓展延读鲜有成效可言,甚至可以说是无效拓展。因为,下课铃声响起,学生的注意力早就散了,又有几个学生真的会在课下去借阅或购买推荐书目进行阅读呢?

误区二,被动拓展。教师授课结束后的拓展延读,往往是出于教师的主动“设计”,但对于学生来说,未必能调动起阅读兴趣,反而成为被动拓展。

误区三,片面拓展。部分语文教师认为,拓展就是搜集出示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仅此而已。其实,这样的拓展是片面的,真正的拓展延读应是全方位的拓展,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花样繁多的。教师拓展的方面越广泛,效果才会越明显;拓展的形式越全面,成效才会越显著。

那么,正确的拓展研读又该如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拓展背景资料。任何字、词、句、段都是有生命力的,文章中那些方正俊秀的汉字蕴藏着深厚的底蕴;课本上那些排列整齐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挖掘精彩句段背后的深刻内涵,是让课堂充满深度的妙招;拓展教材文本之外的感人故事,是让教学充满厚度的捷径。背景资料的挖掘是一门科学,能让课堂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奇效;作者故事的拓展是一门艺术,能让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奇效。

第二,拓展整本书籍。教师必须明确一点,教材只是一个引子,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教材带给学生的认知毕竟是有限的;文本带给学生的影响毕竟是片面的。因此,由一篇文章拓展到一类文章是必需的;由一篇课文拓展到整本书籍是必要的。教师只有拓展整本书籍,才能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第三,拓展时代主题。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时刻了解时事政治,关注社会常态,把握学生真正的需求,关心学生未来会面对什么,弄清这个时代真正需要弘扬什么……而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时代大主题,才是拓展延读的根本任务。

第四,拓展途径多样。拓展的方式有许多,如教学《慈母情深》,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暴走妈妈”的感人故事;学习《我不能失信》,可以播放山东青州农民郭庆刚独揽百万巨债阐释“欠债还钱”的视频;教授《触摸春天》,可以与学生交流电视剧《推拿》的观后感……通过这些鲜活的实例和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课堂学习就是生活,人的一生就是一堂“五彩缤纷”的展示课。

第五,拓展师生参与。教学中,不仅有教师的引导,更有学生的参与。因此,拓展延读不能只是教师的拓展,更应该是学生的拓展。教师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相互交流呢?何不当甩手掌柜,让学生自己进行拓展延读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己的拓展,更符合他们的心意,也让教师教得更轻松。

拓展延读要拓到点子上,“拓”出创意,才能上出语文课的新高度;“展”出新意,才能上出朗读教学的新厚度。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14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