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舌尖上的教育:学校是充满“奶和蜜”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8-11-14 作者:严育洪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美食的愉悦”代表爱、和解,因此它也常与母亲、家庭、故乡、甜蜜往事联结。我认为,美食也能与学校联结,伊壁鸠鲁就提倡组建“愉悦学校”,因为“每一种善的起源与根基,均来自‘胃’的舒适愉悦,甚至智慧与文化也与此相关”。日本养生学家石冢左玄也曾说,“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通过食育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在探索。近年来,通过走访江苏省无锡市内中小学校,我发现许多学校都开设了食育课程,“舌尖上的教育”在学校蔚然成风。

舌尖上的德育

学校可以围绕“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对食物的感恩之心”设计多种食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开设了主题为“买菜学堂”的综合课程,包含“如何称量准确”“如何费用预算”等数学知识,“如何营养合理”“如何顺应时令”等科学知识,以及“如何检测品质”“如何保持新鲜”等生活常识,并在学校食堂外墙上设计了顺应时令的传统美食,把课堂、食堂都变成了学堂。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开发了“校园+田园”的“少年农学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食农教育”,指导学生学会种菜、种庄稼,以及采用日记、统计图表等方式研究植物生长,体会“粒粒皆辛苦”,而学生种植的蔬菜可以供应学校食堂。

现实中,为了达到吃得安静、吃得干净的目标,不少学校食堂都配备了值日教师,监督之下,学生就餐时很有压力。如何让学生吃好、吃得舒服?在日本,有一种就餐仪式,学生用餐前默念“食物不能剩下,必须吃完”,而身体不舒服的学生向教师说明就可以不必吃完全部食物。不仅是用餐前的仪式,学校还可以注重用餐后的仪式,有一所学校校长每天与学生一起进餐,与光盘的学生合影。如此就餐,学生吃得很舒心。

作家池莉说,吃饭时要爱惜的东西有两样:一是食物,二是吃相。两样都照见自己生命。无锡市南星小学结合诵读和阅读工程,引导学生学习用餐礼仪;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在食堂张贴的“敬(吃得恭敬)、静(吃得安静)、净(吃得干净)”三字要求中增加了“敬”的要求,并放在第一位。学生怀着恭敬之心用餐,必然会吃得安静、吃得干净。

学校还可以开展食育相关活动。比如“我为父母做个菜”感恩活动,学生用鸡蛋做原料,炒鸡蛋、蒸鸡蛋羹、摊鸡蛋饼,感谢父母的辛勤付出;有的学校让毕业生与教师一起露营,看星星,吃“校长蛋炒饭”。江苏省天一中学毕业典礼后的午餐,发给学生餐券,上面写着“端一碗红汤面,忆一口母校情怀”,这样的“最后一餐”给学生满满的感动。

教育家陶行知用四颗糖引导、激励学生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有教师反问:现在的孩子谁还在乎糖?虽然糖对现在的孩子缺少吸引力,但如果是老师给的,意义就大不一样。曾经有一位教师在办公室辅导后送给学生一个苹果,学生舍不得吃,拿到家里放在床头,每晚闻着果香入睡。其实,四颗糖故事的重点并不是食物,而是师生间的互相尊重。

舌尖上的学习

好的食物在思想和思维方面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心理学研究发现,甜味常常与积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适当食用甜食有助于增加能量,减轻疲劳。美国心理学协会建议人们工作时每隔一段时间吃一些零食,防止意志力衰竭。像巧克力这类可以增加能量的甜食就可以让学生适当吃一点。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大脑表现和营养研究中心主任大卫·肯尼迪教授的研究表明,巧克力中富含的黄烷醇能增加大脑血流量,“对于那些难做、需要费脑力的事情来说,它可能会帮得上忙”。

学习时,沏上一杯甜饮,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学生表示最喜欢边喝咖啡边想难题:“随着咖啡香气在室内弥散,一道道难题也迎刃而解,心中的烦躁也被咖啡的香味化解了。”

吃,不仅可以破解难题,还可以吃出文化。国宴的“魔法”甜品设计师罗丹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哪怕是一个小小甜点,钻研之后也能发现一个道法自然的东方哲学体系。”比如一坛醋就能品出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文化:儒家说“醋(世界)是酸的”,认为世界是不完善的;佛家说“醋(世界)是苦的”,认为人生皆是苦难;道家说“醋(世界)是甜的”,认为即使幻灭也要快乐。

学生所学的知识许多也是吃的文化,教师可以把“吃”当作课程资源。一位数学教师如此导入《分数的认识》:

话外音:古时候,有一个人只会打猎,有一个人只会捕鱼。”(教师扮演猎人,学生扮演渔夫,开始表演)

师:哎,天天吃肉,多腻呀。

生:哎,天天吃鱼,多腥啊。

师:我好想吃鱼哦。

生:我好想吃肉啊。

师生:那我们就换着吃!

师:怎么换?这样换:两条鱼换一块肉。你们用4条鱼换,能换我几块肉?

生:2块。

师:你们用2条鱼换,能换我几块肉?

生:1块。

话外音:有一天,捕鱼的只抓到一条鱼,怎么换?

生:用一条鱼换半块肉。

师:半块,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

……

有人说:“爱情始于餐桌,生活始于餐桌。”其实,学习也可以始于餐桌,这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比如可以参照在网络广泛传播的“诗意早餐”设计教学:用“红糖马拉糕+果干”做出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境,用“南瓜粥+水糕饼+果干”做出诗句“惟有葵花向日倾”的意境,用“蔬菜沙拉+果干”做出诗句“点水蜻蜓款款飞”的意境……如此美食,孩子吃得有滋有味,学得轻松快乐。

许多人认为,教学是一种知识交流活动,其实不仅如此,教学更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吃,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艺术。林语堂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做兼职讲师时,开学第一课竟然与学生一起吃花生,结果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里,师生共吃花生传递了一个信息:教师是能与学生共食的朋友。

教师的智慧,除了看是否有把食物用作教育教学资源的“智商”,还表现在使用艺术,是否有在饭桌上化解教育教学难题的“情商”。台湾作家林清玄写了这样一段往事: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我去家里吃晚餐,等到饺子端到桌上,我眼泪都掉下来了。老师说的话更让我感动,他说:“我教书50年,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

在国外,美食诱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另类思维。例如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波利亚的上课时间定在每周一下午6点至9点这段吃晚饭时间,他先讲10分钟,然后发数学题和必胜客,学生边吃边做题,学生趋之若鹜,有人把这种教学艺术取名为“必胜客教学法”。而用吃来命名的教学法还有我国教育家段力佩提出的“茶馆式教学”,朱尼特·布朗和伊萨斯·戴维的“世界咖啡式议课”,等等。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管理心理学博士严文华给美国学生上《跨文化沟通》这门课时,最后一堂课选择了火锅店,利用美食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我曾经听过一节《分数的认识》的数学课,当学生分完用作学具的小蛋糕后,教师有一个惊人之举,让学生在课上吃掉小蛋糕。学生拿到蛋糕时惊讶、欣喜、兴奋,这不正是教师追求的教育效果吗?

不一定真的吃,哪怕只是用吃包装的事物、活动同样能使学生因为喜欢吃而喜欢上学习。台湾新兴小学给图书馆取名“书食馆”,教师把书单写在菜单上,像美食一样推荐给学生。教师也会用食物给自己取名,比如“草莓老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除了需要具有借吃诱导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艺术,还应该具备借吃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知识的教学技能。例如有教师借月饼教学英文字母,生动且形象:O说“我长得最像月饼,C说“我也是月饼,被人咬了一口”,D说“我也是月饼,被人切了一刀”,Q说“我也是月饼,嗯……露了点儿馅”。此外,食物还可以用作学习的奖品。有一位教师每当全班学生表现好的时候,会放一个豆子在罐子里,当罐子满的时候就可以举行一次冰激凌派对。

舌尖上的美感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什么知识最有用”,毕业1-5年的人答案多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人回答多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人回答多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人则表示“艺术最有用”。“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有时甚至比思想的力量更强大”,学校教育可以借美食的力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照美食家的分法,食物在三个层面可以帮助人类:一是负责我们的温饱,二是满足我们的口舌之欢,三是可以慰藉我们的心灵。美食的“美”,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味美,还包括心理层面的形美和意美。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完美,每一道美食无不是“色、香、味、形、器、意”的极致追求。学校可以开设“小小美食家”课程,引导学生不仅仅依靠舌头品鉴美食,还要讲究全方位的综合分析,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尝其味、问其名、品其意,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法国美食家让·萨瓦兰说:“开发一款新菜肴,远比发现一颗新行星更让人感到幸福。”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一书中也说:“我一向对做家事十分痛恨,但对煮菜却是十分有兴趣,几只洋葱,几片肉,一炒变出一个菜来,我很欣赏这种艺术。”在校学生不具备开发新菜肴的能力,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创造美食的形美和意美。比如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让学生用水果做“美食拼盘”,又比如贵阳一位母亲与孩子合作,把当地的著名景点“画”在盘子上,颜料是各种新鲜水果熬制的果酱,风景中的丛林树木是水煮西兰花,修建楼阁的砖瓦是芒果果肉,这样的美食创作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学校是什么?有人说学校是充满奶和蜜的地方。“奶”和“蜜”是何意?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原副院长杨九俊认为,“奶”是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征服自然的知性教育,“蜜”是养成学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诗性教育。充满“奶”和“蜜”的学校,才是学生喜欢的学校,是可以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14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