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文字深处看到自己

发布时间:2018-11-14 作者:王 芳 来源:中国教师报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接着又说,以有涯求无涯,殆矣。

然而,人是向死而生的,即,明知每一天的活都在一步步走向死,却仍旧要将活当作最值得珍惜的事,好好去践行。如何活出生命的质色?唯读书而已。

启蒙之书:《九成宫醴泉铭》

4岁那年冬天,土坯房茅草屋的木质大门外,大雪纷飞,天地一白,对着大门父亲摆了一张桌子,拿来笔墨纸砚,开始教我习字。他握住我拿毛笔的手,醮墨,写下了第一个字,山。父亲说,你看,远处的山,是不是就这个形状?

这一刻,我知道了读山,那便是读书的开始。父亲给我的第一本书是《九成宫醴泉铭》,我并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唯一的印象便是父亲说写字先要读帖,读帖要从笔画读到内容。那时我并不识字,自然不懂内容,然见其一笔一画都极规矩,而父亲第一要我练的恰恰便是这种规矩。横平竖直,起锋回锋,折钩撇捺,水墨之中蕴含着刚柔相济的道理。在这种道理之后,才是人生的万千变化。

从那一时起,毛笔、书法成了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九成宫醴泉铭》到《兰亭序》,从颜真卿到赵孟頫,笔画流转里,时光的印痕一一深刻。尽管我并没有成为一代书家,但无论是在大学宿舍还是工作后的办公室,我都会将一本碑帖置于案上最重要的位置,而进入各地书店,我一定会翻阅的是各种字帖,读帖让我踏实。

谁能想到,启蒙的练习竟成了我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技艺,一手漂亮的字,是带领学生领悟汉字之美的起始。

兴趣之书:《神雕侠侣》

在“文盲”母亲的带领下,我的课外阅读基本上限于连环画,尽管连环画的内容囊括了上下五千年各个领域,但故事情节的精彩并不能更多彰显文字的魅力。那时班上有个叫灵芝的女孩,每天捧读一本厚厚的《神雕侠侣》。我利用上体育课的时间,偷偷翻开了灵芝的书,全是密密麻麻的字,两三页就顶一本小人书,难怪她看得那么过瘾,我立马就忘乎所以天昏地暗地看起来。

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所有“金庸”的书,大雪纷飞时读《连城诀》《雪山飞狐》,春天读《书剑恩仇录》,读得浑然忘我。那时我并不知道金庸何许人也,却隐约感觉他与课本上那些大师的作品大不一样,正如通俗歌曲之于美声,大排档之于满汉全席,当别人说名著时,我能说的竟只是金庸而已。哪里想过,当我满足于那里面说不出的文化味时,这些作品竟也在悄悄地成为经典。

就这样,金庸的武侠小说打开了我的长篇小说阅读之门,从那以后,无论是雨果还是普鲁斯特,我读起来都能如履平地,并永远充满向往。多年之后回望那段经历,深深体会到,兴趣才是真正的良师。

惊诧之书:《红楼梦》

在遇到脂砚斋本《石头记》之前,我已经读了多少书,不可计数,读则读矣,除了愉悦、明理,其他收获寥寥,遇到《石头记》之后,我愿意读多少书、读什么书,则可计数。

进入高中,发现除了课本之外,还有一个语文“读本”,抛了课本,先看这个。劈面就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红楼梦》是如雷贯耳的,绘本也读了好些,却没有看过原著,一翻,页面不多,便毫无防备地读。这一读,读得惊心,惊心于铺垫烘托的功力,刘姥姥见凤姐之前,周瑞家的就已经十分气派,引她去见到平儿,平儿好看,刘姥姥倒头便要拜,可见平儿的派头,从平儿一出,更可见凤姐的气派;凤姐跟那贾蓉说话,有些别扭,不像平常长辈与晚辈的对话,很奇怪;凤姐对一个来府里打秋风的乡下老太太挺好的,也不合常理。总之,我读到这一篇,单只是直觉就感到了丰富,更感到奇怪的是,作者对日常琐碎生活的表达不仅不啰嗦,反而活色生香,如在眼前,这让我很想把前前后后看个仔细。这种阅读感觉是奇妙的,完全不同于对金庸的阅读,于是第二天,我便跑到镇上找到了一本旧的岳麓书社版浅橘黄封面的《红楼梦》,从一个月33元生活费里节省出8元买下来。从此,经典文学闯入了我的世界。

因此,当脂批本《石头记》出现在我面前,我如获至宝,对每一个朱批都如饥似渴,为了解答读时的疑惑,我几乎翻遍了大学图书馆所有红学研究的书籍,然后渐渐懂得,一部伟大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片宽阔的海域,有着永远探知不尽的财富。

在书面前,我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了浩瀚和渺小。

写作之书:《约翰·克利斯朵夫》《林中水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大一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我抱了厚厚一本书抵挡胸口的寒意,奔到寝室里,匆匆洗漱完,又开始夜读。我舍不下中间的任何一个字,它是冬夜里的烈火,燃烧着激情,给我一片耀眼的光焰。我不断地遇到更好的文字,对环境的表达,青年心理的揣摩,人物成长的骨节,无一不表现得极尽细致准确,我仿佛看到一个生存在书里的自己。我拿出笔,激动地抄下每一个深得己心的文字,揣摩,品读,兴奋不已。这本书,便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准确地说是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长篇小说代表作。

当时遇到,并不知其身份,更遑论其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不过是在书架上随意取下来,翻开看了个开头,便被深深吸引,搜罗它的四卷一起借阅,并且在读的过程中手舞足蹈,遇人便要介绍一番,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来看这本书,共享它的独特之美。

因为与书中文字的巨大共鸣,我也开始了写作,我要把内心喷薄欲出的感觉写出来,否则无以彰显我的青春。这样的文字在后来长达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影响着我的写作,使我从一开始就更倾向于铺展长卷,描写细腻而又冗长,绘作心灵的画卷繁复而驳杂,抒发情绪奔放而自由,极尽所能地表现生命的活力和艺术追求的疯狂。从那时起,骨子里对写作的热爱、对表达的痴迷被点燃。

多年后,朋友指导我说,写小说应该找一本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品来模仿,我想起了这本书。然而,当我告诉朋友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时,朋友遗憾地说,为什么是它?要知道,这本书的写作恰恰靠的是天才,这是模仿不来的。

我才惊觉自己已经过去的写作时间,都是在向这本书致敬,而从未想过无法超越自己的原因。这是一种情结,我并不试图解开它。在这样的阅读感悟的指引下,我又遇到了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与前者的热烈不同,这是一本宁静之书,俄罗斯东部山冈清冷的风里,大自然展示出神性的光辉,它总让我想起童年在乡下自由自在生活的点滴,在这样的作品里,我看到最真的自己。于是,我也开始动笔写一系列的怀旧散文,我希望通过我的写作,像普里什文一样留住童年最后一缕纯净的风。我没有想过这样的散文会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改变,但不经意间,它们抱团形成气候,我的人生确实因写作而发生了巨变。

遇到《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让我知道了虚与实的处理有多么美妙。没有网络的时代,固然闭塞,不方便,却使人的感观更敏锐。我所读之书,从来不是看别人如何介绍,对作者也懵然不知,就是凭直觉,我总相信读者与作者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关联。读伊万·蒲宁多年后,在给学生讲他的课文时,看简介才知道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事实上,当年的我早已在心中给他颁了最高的奖。冬天的早晨,一觉醒来看到窗台、门外一片白,一夜之间天地换了妆容,这难免不让人惊喜,这样的描写与我的童年何其相似,只是我一时间找不到更好的表达,竟这样让他轻轻松松地表达出来了。我愿意继续读下去,从此这种心灵的自我叙写,以及虚构与现实相互穿插的手法,对我的写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太实易沉,太虚易飘,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使写作的历程别有趣味。

从此以后,写作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关俗世之名,唯心为上。

人生之书:《说文解字今释》

文学,凭着那份创造性引人喜爱,如同一个美丽女子含露而笑,那么理论性知识则如同一个谨守礼教的老头,有些枯燥寡淡。然而,在这样寡淡之中,有一门学科独具魅力,那就是《说文解字今释》。三卷精装本岳麓书社出版的《说文解字今释》,沉甸甸的,令人很好奇作者汤可敬先生是怎么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的。

汤先生亲自给我们授课,我们因此而知道了一个做学术的人是怎样把做学问做成了人世最美好的事。

是时,先生已经头发花白,容颜苍老,头发向后梳着,颇为清癯,学者之气浓郁。先生在课堂上讲解每一个汉字的构造,声音洪亮,即使是教室最后面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这全源于他对汉字的热爱,每一个汉字在他的解释下都重新获得了生命,说到动情之处,眼里还会泛起泪光。先生编写此书用时20年,跑过近百所大学图书馆。书成之后,首先是在台湾发行,成为大学教材,然后是在北京大学,之后才是我们学校。先生谦逊,不愿游说其成就,书太厚,自然也无法一一讲解。

由于汤先生的用情诠释,我对于汉字的喜爱,由从前对于毛笔所写横竖撇捺、水墨构造之美升华到对其造字之机心之深意。在毕业后的若干年里,无论是教学还是写作,这本书都是我最重要的工具书,最大程度地帮我解决了汉字的疑惑,也让先生的治学精神一直伴随着我,指引着我。

智慧之书:《爱的觉醒》

克里希那穆提大大的黑白头像,哪怕是在深圳书城的书海里也格外醒目。

那是我第一次到深圳,在深圳书城,这本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也许是因为克里希那穆提的眼神里透着宁静平和,那是浮躁的世人难以获得的智慧,而封底的三个英文单词,有种瞬间唤醒的力量,即love、action and freedom。

那年我正好29岁,正是对人生欲懂而不懂之时,追求名利之心与向往自由之愿时时冲突,对于爱亦是如此,既想彼此放手,又期待坚贞不渝。我不知道怎么处理那种日夜奔突于心的矛盾,而在克里希那穆提的文字带领下,我开始了冥想,在最忙碌的时候也能够停下来审视自身,我在树木繁茂的老院子里散步、深呼吸,反复追问自己无法安静的原因。慢慢地,我的心静了下来,我看到一个碌碌于世的自己,面目可憎,极其幸运的是,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我及时回了头。

“悲伤的终点是爱”,在往后经年中,每当我因一些俗事痛不欲生,无法解脱,都会想起这句话,一次又一次捧读《爱的觉醒》。渐渐地,真正意义上的“爱”让我不再凌厉得不容人靠近,而是宽容得如同天空与大海。

悲悯之书:《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我一直关注乡村,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是我的出发之地,也是我灵感永远不会枯竭的源流之泉。然而,恰恰是因为离开了那片土地,才在回忆起它的时候满怀温情,那其实已经不是当下的乡村,而是只存在于记忆中并且被时光自动过滤了的童年而已。每个人身上都深深地打着大时代的烙印,把那些生命里的人记载下来,除了怀念,更需要对一个时代的旁观、反思。

在我意识到这一切的重要性的时候,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适时出现了,从大时代乡村的巨变现象写起,探究其根源和走向。村边一棵长了几百年的榆树被挪到大城市里,许多农民涌进城市成为打工族,土地日渐被占领,或者成了建筑用地,或者荒芜,乡村的风俗也难以保存……这些现象在他笔下一一呈现,这恰恰是乡土中国的变迁史,有着故地情结的人,怎能不被这样的冷静而克制的文字打动?

因为此书,我又展开了一个乡土系列的写作,试图留住时光深处的吾乡吾土,而辩证的思考也成了我文字的一个标签。

职业之书:《不跪着教书》

当然,语文老师最后成为了我的宿命。

一个写作者成为一个语文老师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应该是比一般的老师要清醒些,因此也更痛苦些。很长一段时间,我教书、育人,做自己想做的老师,却遇到了种种困难。我深感困惑,不知道何去何从。对于教育,我不相信专家的话,更相信自己在实践中的感觉。

看到吴非的《不跪着教书》后,我才确认有教育情怀和教育思想的人是存在的,并且他们在不懈地努力着,行动着。读这本书,我做了厚厚一本读书札记。也许,是因为他的观点使我产生了巨大共鸣;也许,是因为在某些困惑之处,他给我解开了结,引进了光;也许,仅仅只是因为他对待教育那种竭尽真诚的态度,让我看到了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从遇到这本书到现在,在教育中我没有退却过,我十分坚定地以一种谨守尊严的姿态参与教育。因此,我也得到了学生、同事和领导的尊重,在小范围内将教育做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真想有一天能亲自跟吴非先生说一句,谢谢。

三更有梦书当枕,一席长暖是相知。书里的世界,书外的人生,最好的相遇,大概莫过于在文字深处看到自己,在人生路上纵情书写吧。

王芳,湖南沅江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益阳市一中语文高级教师。著有《聆听遥远的呼吸》《彼岸风吹》《故纸素心》等散文集,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高二上下册)》《作文成功之路》等,发表作品若干,曾获全国首届社科类普及读物奖、三周文艺奖等。

《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王孝禹、叶德辉题跋本

西东书房1980年版

《神雕侠侣》

金庸 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红楼梦》

曹雪芹 著

岳麓书社1987年版

《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罗曼·罗兰

傅雷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林中水滴》

[俄]普里什文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俄]伊万·蒲宁

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说文解字今释》

汤可敬

岳麓书社1997年版

《爱的觉醒》

克里希那穆提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年版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熊培云

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不跪着教书》

吴非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14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