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发挥可视化思维工具的支架作用

发布时间:2018-11-21 作者:唐晓勇 来源:中国教师报

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创造性学习方式,以学科或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基点,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循环探究学习策略,让学习者的高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水到渠成。但是,在传统的探究学习中由于缺乏一些探究的支架工具,探究学习显得浅薄,很难深入到核心。思维导图与大脑运行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发散性思考、关键词探索、网状关联等特点,可以让探究逐步深入。

思维导图作为学生实践探究的可视化支架、思维创新和交流合作的媒介支架,为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力帮助。例如,在探究学习案例《蚂蚁行为探究》中,思维导图是每一个小组协作探索的核心支架。小组成员把思维导图作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桥梁,通过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绘制思维导图解决学习问题。“蚂蚁侦探队”小组在探究“蚂蚁为什么打架”中,用思维导图绘制出实验探究结果。在共同绘制和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每位成员以创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协作绘制思维导图能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协作能力、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小组成员对话协同中共同完成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等思维支架工具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关键的是为学生在“统整项目课程”学习中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和思考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思维导图借助关键词进行想象、联想的发散性思考特点,可以让探究逐步深入,直达问题的核心。我们在实施“统整项目课程”中,思维导图是支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最重要的支架。通过思维支架工具的运用,可以很容易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全球生态探究”统整课程中,“热带雨林组”的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源,利用图式化的思维导图很轻松地把热带雨林的生态圈可视化,直观地把突出层、树冠层、中间层、灌木层、河流层的生物分布情况及特点呈现出来,一目了然。在进一步探究中,学生对热带雨林生态圈中某一生态层中的生物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如探究灌木层的动物——梅花鹿,学生用思维导图从梅花鹿的名称、栖息地、食物、天敌、繁殖、寿命、外形特征、拓展知识等8个方面进行探究。可视化思维工具的运用,为学生开辟了直达核心的探究路径。

(摘编自《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21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