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锡林郭勒盟:内蒙古民族教育的样本

发布时间:2016-02-02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牧风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在我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有一个独具豪情与深邃的地方。这里,天为被,地为庐,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厚重的草原文化,令人回味深长。这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这里,更有着内蒙民族教育发展的样本。

这里,就是锡林郭勒盟。“十二五”以来,全盟上下凝心聚力,始终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完善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并适度超前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了能够适应全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布局结构合理的民族教育体系。

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并适度超前发展

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二;总人口10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万分之八。“百分之二”与“万分之八”,这是锡林郭勒盟的盟域面积与人口数量的落差。换一种计算方法,将人口数除以盟域面积——每平方公里不足5人,牧区人口尤为分散。

这样的人口分布,该怎么办教育?

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想办法、办事情。锡林郭勒盟选择了从促进盟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牧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出发,坚持“两主一公”办学模式,结合布局调整实际,将牧区学校和教学点全部调整到旗所在地或建制镇办学。合理的牧区学校布局调整,既促进了民族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又促进了师资队伍的优化整合和民族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集中办学,不是没有短板。学生离家太远,是办学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针对低龄学生住校的实际,所有民族学校加强了关爱学生行动,对学生进行了保姆式照顾,住宿安排实行以大带小、相互照顾,设立家长探望室,不定期来校与孩子同吃同住几日,使学生不失亲情温馨。

对于更小一些的孩子,在优化整合牧区学校的同时,为了使牧区幼儿能够就近接受蒙古语授课学前教育,锡林郭勒盟加大了牧区幼儿园建设力度,特别是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农村牧区幼儿园建设工程,全盟建成苏木镇(苏木:与乡处同一层区划层次,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牧业地区)幼儿园30所,2016年将达到56所,基本满足牧区幼儿入园需求。2015年,全盟蒙古语授课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1.5%,高于全盟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这一切,反映的是锡林郭勒盟始终把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作为首要任务,重视民族教育事业中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积极营造良好政策发展环境的决心。“十二五”期间,全盟重点实施了“锡林郭勒盟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2015年,盟本级在安排教育经费1亿元的基础上,盟本级安排民族教育发展引导资金和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资金500万元,同时民族教育比重较大的旗市设立了不少于100万元的民族教育专项资金。为了加强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师资水平,从2005年开始,盟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民族学校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保持逐年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盟还累计投入助学资金8.7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6.1亿元。

以学生需求为本,下大力气抓办学

有学上是前提。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展教育助学工作的盟市,助学政策基本上率先从蒙语授课学生开始实施,2010年全盟实现了蒙语授课学前到高中阶段十五年免费教育,2011年全盟高中阶段学生实现“三免一补”(免学费、书费、住宿费,补助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免费教育。在此基础上,还对所有蒙语授课高中阶段学生每生每年补助民族助学金1000元。

蒙语授课学前教育从2008年开始免保育费和管理费,2012年开始补助幼儿在园伙食费每人每年1000元,实现蒙语授课学前教育“两免一补”。

义务教育2011年全盟实现“四免两补”,即免杂费、书费、住宿费、作业本费和补助经济困难住宿生生活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学习用品费。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锡盟从2007年开始对考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生态移民子女实验班”的学生每生每年补助学费2000元。2008年开始对考入全日制本、专科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一次性入学补助,本科生1000元、专科生800元。2011年开始对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禁牧区牧民子女每生每年补助6000元,并对未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实施免学费、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年1500元的政策。

上好学是根本。“十二五”期间,全盟通过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项目,2011年至2015年全盟民族学校累计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7亿元,占全盟改善办学条件总投入的25%。全盟所有民族中小学实现了楼房化,民族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以及校园网络、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配备条件均处于当地同级同类学校的领先水平。按照自治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锡盟较早启动了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2011年以来,全盟累计35所民族中小学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占全盟民族中小学的97%,高于全盟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同时,针对高寒地区自然条件不利于户外体育运动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大了封闭式体育场馆或风雨操场建设力度,全盟全部的36所民族中小学均建有体育场馆或风雨操场,高于全盟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突出民族教育特色,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打造民族教育的特色和亮点。锡林郭勒盟着力建设环境优雅、管理精细、特色突出的精品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13年以来,全盟把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提升民族学校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启动实施了民族中小学精细化管理达标工程。截至2015年底,全盟共有31所民族学校达到盟级精细化管理达标学校标准,占全盟达标学校的86%。

2015年,按照民族学校特色化发展的要求,锡林郭勒盟制定了《锡林郭勒盟民族教育精品学校实施方案》和相应的评估细则,启动推进了民族教育精品学校创建工程,重点对“双语教学”和特色化办学提出要求,计划用3年时间将全盟50%以上的民族学校建设成精品特色学校。仅2015年就有6所民族中小学进入了精品特色学校行列,占民族中小学的16.7%。

为大面积提升民族教育质量,锡林郭勒盟还制定了《“一带三”教育教学结对帮带工作实施意见》,每学期两次派出优秀教师团队开展对帮带学校的教学交流互动学习,如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锡盟蒙古族中学与西乌旗综合高中、镶黄旗综合高中、镶黄旗蒙中、正蓝旗综合高中、正蓝旗蒙中建立帮带结对关系,取得了明显效果。

积极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一是突出抓好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二是突出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教育,三是突出民族体育教育,四是突出校本课程建设。

把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政治保证;将“两主一公”办学模式作为草原牧区发展民族教育的正确途径;将加强校本教材研究、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视为民族教育的生命力;强调“双语”教学和蒙古语授课理科教学,致力于提高民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这,是“十二五”以来,锡林郭勒盟教育人总结的教育发展重要经验。

目前,全盟有高等职业学院1所;民族中小学、幼儿园84所,占全盟中小学、幼儿园的37.3%;有蒙古语授课在校生33065人,占全盟在校生的25%,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结构完善、布局合理、规模稳定、优质优先的民族教育体系。

虽然他们说得很谦虚——“我们的教育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关于未来,努力的目标一直都很清晰:继续加大民族教育投入、不断提升民族教育质量、继续提高办学水平,保障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16年第一期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