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

发布时间:2016-03-10 作者:高娃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十二五”时期,通辽市围绕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法规文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民族教育工作。

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

通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发展,每年均将民族教育发展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2014年出台了《通辽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对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了会议精神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将有关要求全部纳入到了《通辽市民族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中。

“十二五”时期,通辽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全市新建了122所公办蒙古族幼儿园。全市公办蒙古族幼儿园由原来的6所发展到128所。可容纳2万余名蒙古族儿童入园。为鼓励蒙古族孩子选择蒙古语授课幼儿园,2013年出台了《通辽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蒙古语授课学前儿童补助政策的实施意见》,对蒙古语授课学前儿童每人每月补助300元保教费和管理费。全市以实施“校安工程”、“十个全覆盖”等工程为载体,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从2011年起,我市还设立了民族教育专项资金。全市蒙古语授课在校生和在园儿童数由2010年的72717名增加到2015年的93678名,增加20961人。

市旗两级民委对民族教育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市民委为民族学校捐助资金累计达120万元,为400名蒙古族贫困学生捐助40万元。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市旗两级民委累计投入了1650万元,为民族学校购置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等,支持民族教育领域的重大活动。

坚持提升民族教育质量

我们着重抓了以下5个关键环节:

一是强化民族团结。我市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教育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多年来,我市每年开展1次市级综合性民族团结教育活动,8次旗县级活动,100余次学校级活动,确保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

二是推进新课改。我市在中小学全面推广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有力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目前,我市各个蒙古语授课高中均建立了“五步导学”、“先学后导、当堂达标352”、“30+15”、“246”等课堂教学模式。从2014年起,在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实施了“读标准音、写规范字”三年行动计划。每个旗县、每所学校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这项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各民族学校师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

在保证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我市突出抓了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组织各个民族学校装备了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室,为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小发明、小制作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平台。目前,科技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有些学校的特色课程。“十二五”期间,我市学生的科技作品在“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等活动中荣获国家级奖47项、自治区级奖30项。

民族文化进校园方面,我市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组织各学校将民族文化传承项目由学校的特色项目、在课外时间开展,转变为校本课程,进课表,进课堂,有课时。目前,全市各个民族学校已建设了蒙文书法、科尔沁刺绣等20多门校本课程,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民族文化传承体系。

三是促进合作与交流。我市创建了全市蒙古语授课高中“教育研究”年会、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研究”年会、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学校联盟三个载体。截至目前,高中“教育研究”年会已经举办了六届,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研究”年会全市统一举办过3届。每次年会,都确定一个主题,包括校长论坛、主题班会、骨干教师展示课、特色建设展示等内容。该活动对校长的培训、教师业务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自治区教育厅民教处先后四次派人参加了年会活动,对年会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我市年会活动也引起了兄弟盟市的关注,已有兄弟盟市的教育局领导、校长、教师300余人到我市参加过年会。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学校联盟建设工作开始于2014年,本着“强校带弱校”“名校带薄弱校”的原则,组织邻近的两所以上民族学校建立学校联盟,从管理互通、质量同进、师资共建、学生互动、文化共建、项目合作等六个方面开展常态化交流与合作。目前,全市已经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民族教育联盟28个,95所小学、27所初中全部纳入了联盟中。截至目前,各个联盟已开展各类活动157次。通过教育联盟建设,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了民族教育均衡发展。

在对外交流方面,全市共有33所蒙古族学校(幼儿园)分别与北京、吉林和辽宁等区外名校学校(幼儿园)结对,开展了干部挂职锻炼、教师跟班学习、学生手拉手等活动,参与人数5200人次。我市还加强了与国外的教育交流。近几年,蒙古国教育专家和教师有60多人到我市参加教研活动。我市民族学校的140多名教师赴蒙古、日本、俄罗斯等国进行考察学习。对外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为全市民族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注重体育艺术工作。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我们特别重视体育艺术工作,在尽量满足各类学生要求的同时,开展了普及性、经常性的活动。组织民族学校自创了安代健身操,并在全市推广。按年度组织各学校开展了乌力格尔艺术节、校园那达慕、民歌大赛、民歌合唱、民族舞蹈比赛等活动。2014年,我市的民族艺术团还代表自治区赴延边参加了“国际艺术交流周”活动。我市选送的舞蹈、原生态艺术等5个节目与20幅书画作品,以其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受到广泛好评。

坚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市共为民族学校考录教师1112人,及时为民族学校补充了新力量,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在教研员队伍建设方面,我市配齐了市、旗两级教研室的蒙古语授课教研员。为市教研室配备了10名蒙古语授课教研员,各旗县教研室先后配备了93名蒙古语授课专兼职教研员。这些教研员在课程改革、课题研究等各方面都切实发挥了引领作用。市旗两级教研室都能够定期开展“送课下乡”及听评课活动,每年直接受益的基层学校民族教师达2000多人。

在教师培训方面,逐年加大了投入力度。仅2015年,市旗两级共投入经费788万元,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市培计划”。年累计培训民族学校教师1300余人次,其中高端培训人次同比以往明显增加。仅2015年市级培训民族学校骨干教师共824人次;组织168名校(园)长参加了三期国家级培训;承办了自治区级培训共四期,培训全区850名教师,其中通辽市共有300名教师参加。在教师培训资源开发方面,我市的蒙古语授课教师培训资源开发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果,得到教育部领导的褒奖,被誉为“全国地方性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典范”。

在今后的民族教育工作中,我市将围绕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本次全区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努力开创民族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高娃,系内蒙古通辽市教育局局长)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16年第一期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