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的人生 从面对37张课桌开始

发布时间:2021-09-10 来源:

三年时间,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可以成长到哪一步?

2018年,研究生毕业的李艳玲来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带班三年来,她获评北京市房山区“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在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同时获得“最佳方略奖”。

疫情期间,她写给学生的一封信被广泛传播,她因此受邀在2020年中央电视台六一特别节目,把这封信读给全国的小朋友们听。

个人成长的背后,是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全力支持,更是教育事业中心与心的连接与碰撞。                                          

1.PNG

获评房山区“学生喜爱的班主任”的青年教师李艳玲  受访者供图

从孩子们的立场出发

“入职那一天,我搬了37个小桌子小椅子。我站在讲台上,觉得那是一个很神圣的开始。”讲起自己的“入职第一天”,李艳玲眼中闪烁着光芒。“我有自己要面对的一群学生了,我要去影响一群人了!”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原则:做孩子们喜欢的事情。孩子们喜欢的事情,先做做看看。

“去年冬天下雪的时候,李老师带着我们去打雪仗,我们都特别开心。这学期,李老师带着我们开辟了一块小菜园,我们现在每天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小菜园。”班上的孩子这样说。

4.PNG

“小菜园”原本是连接两栋教学楼长廊上一块裸露的空地。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李艳玲向学校申请,把这块土地交给了孩子们。为了实现孩子们的心愿,她邀请学生家长来做指导,还特地买来一堆稀奇古怪的种子:红色的生菜、白色的西红柿……每一样都让学生们惊喜不已。

每天早上七点半,孩子们就陆续自发地来到菜园里,挖土、浇水、观察长势,或者和小苗一起吹吹早起的晨风。新的一天,由此被赋予了美好的开始。在切身体验中,李艳玲引导孩子们自由探索、自主探究,并守护着这一颗颗小小的童心。

讲一堂孩子们喜欢的课

“大家在写‘兴高采烈’的时候,总是写成彩色的‘彩’,为什么是‘采’而不是‘彩’呢?”

李艳玲在黑板上分别写下这两个字,转身问同学们。

孩子们的目光炯炯,李艳玲会心一笑,将‘采’字的小篆字体展示给大家看。

“大家一起来观察下,小篆字体的‘采’字,是怎样的?”

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争着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 ‘采’的下面是一棵树,上面有一只手在抓果子。为什么会兴高采烈呢?就是因为从树上摘到了果子,很开心。这之后,再也没有同学把‘兴高采烈’这几个字写错了。”李艳玲说。

6.PNG

李艳玲在课堂上  受访者供图

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出身的李艳玲,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一番自己的体会,她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而生动的,不仅要契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还要符合该年龄段的认知规律。一个文字起源故事、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诵、一场课堂即兴表演……她喜欢在40分钟的演奏中添加几段别样的旋律。这样互动式的课堂,让学生们喜欢听,愿意参与,还记得牢。“李老师讲的课我很喜欢听,有趣、生动,还很好玩。”

设身处地进行引导

李艳玲班上有一个独特的解决问题方式——圆桌讨论会。

2.PNG

李艳玲和学生们的“圆桌讨论会”  受访者供图

找一方空地,她和孩子们一起围成圈席地而坐。当大家变得一样高的时候,讨论的氛围也变得轻松起来。比如,运动会拔河比赛接连落败的同学们,就是在这样的讨论交流中,告别了低落的情绪,消除了相互埋怨、指责的心理状态,明白了胜不骄败不馁的意义。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思考方法、解决问题,一个个心灵的“小火药桶”就这样被扑灭了火苗。

留意窗口期、注重同理心建设。在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时,李艳玲尤其注重这两点。

班里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最近感到困惑,“觉得优秀很辛苦,不想再优秀了。”

李艳玲没有立刻去找这位学生,而是进行了自我反思:面对不喜欢的事情时,我是否也会产生倦怠心理,不想再做了?她由此准备了五个问题:什么是优秀?优秀的人都在做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想不想继续保持这种优秀?你觉得放纵后自己开心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只有当孩子处于困惑状态的时候,我们的聊天才能真正帮助他解决心里的难题、困境。”李艳玲说道。

构建家校联盟,一切为了孩子

良好的情感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李艳玲通过开设“成长”系列家长会,建立起与家长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

家长会上,她与家长们一起探讨儿童心理、亲子沟通等问题,引导家长学习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建立起有效沟通意识,进而解决沟通难题。

她还收集了各个家庭在各个阶段的照片,为每位学生制作了一份电子成长纪念册,并把这些纪念册集结制作成视频。从两口之家变为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从孩子们迈入幼儿园到开始小学之旅……她以此告诉家长们:我们的孩子在变化、在长大,我们的方式也需要有所变化。

由此,李艳玲与家长们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明确了一致的目标。一个齐心协力、一切为了孩子的班级联盟体就此诞生。

后记

在李艳玲的带班方略中有这样一句话:未来还长,我们一起成长。

自称琴棋书画“样样不行”的她,唯独偏爱演讲。在演讲《中国青年》中,她这样朗声发问:“我们要成为怎样的青年?我们要培养怎样的青年?”

她自答道:“我们正在用无悔的青春回答,我们有所为、有所爱、有所期待,我们努力优秀,大方拥有!——此时此刻的我们,就是中国青年的模样。”

三年来,她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和漫天星斗交相辉映,各照一方天地。(张萌)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