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看百国选手共话“中国记忆”

发布时间:2023-05-05 作者: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组委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摘 要:相比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本届活动中来华留学生组报名人数再创新高。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有着一个共同点——热爱中国文化。有的留学生已经在中国生活和学习多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见闻,讲述中国文化,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见解独到,一起来听听他们的中国故事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A single flower does not make spring, while one hundred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bring spring to the garden. 

三月,十里春风,百花争艳。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开启了来华留学生组中级阶段的展示环节,来自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们组成了从国际化、多元化等各角度展现华夏文明的万花园。

相比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本届活动中来华留学生组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有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117所高校近2000位选手。经过初选,最终1088位选手成功晋级。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有着一个共同点——热爱中国文化。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中国生活和学习多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见闻,讲述中国文化,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见解独到……一起来听听他们的中国故事吧。

中国姓名里蕴藏的文化意义

只要不忘记自己的名字,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这是电影《千与千寻》中的一句话。

在儒家文化中,姓名总是包含着独特的意义。不可更改,它往往记载着你的出生,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遐想,都可以寄托在之上。

姓名,包含着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一个人,始终要记得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去往何方。人如其名,也是很多人心中的追求和愿望。决定给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字的来华美国留学生余灏睿(Jacob Lee),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他说,这是他以前从未认真做过的事。

他对中国的名字文化有自己的深刻思考和理解,提到中国非常典型的两个名字陈丹青张艺谋,他解释道,水墨丹青,名字就跟绘画结缘了;为艺术而谋划,天生就该拍电影啊!

他认为中国人的名字,是每个人的专属Logo,其中暗藏玄机。他也想像中国人那样活一回,给自己取一个有文化、有内涵、有诗意的好名字。

经过两周和中国朋友的热烈讨论,余灏睿这个名字诞生了。

余灏睿Jacob Lee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余”表示年年有余。“灏”就是宋代大儒“程颢”的“颢”再加上三点水,其意为“水势浩大,苍茫无边”。灏是大海,充满从天而降的雨水,从河而流的清水,说明我的一生中所有的智慧都来自于上天,而我的知识则来自我身边的人和事。最后,“睿”自然就是“睿智、通达”。

他说,起中文名字既是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的好机会。他希望未来的他能活成名字里的自己,人如其名

花木兰背后的中国精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这首源自中国南北朝的乐府民歌,被翻拍成多版电影、电视剧,火遍全球。而从小看木兰的故事长大的外国小朋友们,也在不知不觉中种下了与这个神秘国度结缘的种子。

喜欢看中国电影、来自马达加斯加的乔安安(Betsaroana Francica Walky)就是其中的一位。谈到中国电影,她娓娓道来:

“如果要说什么引起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我会说——成龙的电影, 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中国故事的开端,我对中国文化热爱的孵化器,让我对中国文化更感兴趣的,是花木兰这部电影。”

乔安安Betsaroana Francica Walky)讲述她心中的花木兰故事

小时候看花木兰,乔安安和许多同龄的小女孩一样,有着充满童真又单纯的想法:花木兰要剪去她的长头发,离开家乡去外面打仗,最后还没得到她该有的荣耀,真可怜!

不同年龄去读同一本书,或者看同一部电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和小时候不同,乔安安长大后再次看《花木兰》时,她学习了中文,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现在的她认为,花木兰并不可怜,而是一位“忠孝节义”的奇女子!

头头是道的讲述,让一个鲜活的花木兰形象立在眼前。自从认识花木兰之后,乔安安也决定开始学习马达加斯加人心中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中文。从她的讲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她对中国文化真诚而热烈的喜爱。

和重庆方言的美丽邂逅

同样是中国人,自小生活在东北的沈阳人完全听不懂上海人讲的中国话,也是有可能的。

因为中国除了“普通话”之外,还有“方言”。 来自泰国的徐瑞萍(Rattaphorn),曾听到中文老师开玩笑说:“你们可能不知道,在中国,普通话最标准的就是你们外国人”。最开始,徐瑞萍并没明白其中的含义,当她到了重庆接触到重庆方言后,她才知道老师说的是真的。

“重庆方言特别有意思,说得慢一点你也许能听懂,可是一旦说重庆土话,你就完全听不懂了。 ”

徐瑞萍(Rattaphorn)讲述学习重庆方言的故事

正因为这种多元文化的有趣碰撞,让徐瑞萍在重庆有了一份难忘又独特的经历。

在重庆可能店里的老板会问你:“你要些撒子吗(你要些什么呢)?” 我当时听到的时候惊呆了,以为他们说的是我学过的“傻子”。我心想老板怎么还骂人呢?后来才知道在重庆话里“撒子”是“什么 ”的意思。 

评委们分享“晋级”秘诀

陆海燕(Sara Dervishi)

评审过程中,还有许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选手,比如来自阿尔巴尼亚陆海燕(Sara Dervishi),她已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和亲戚们谈到中国人都会功夫这件事,她总是故弄玄虚

彭泳深(Agustinus Yohannes)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彭泳深(Agustinus Yohannes)对中国书法理解颇深,他享受书法带给他的成就感和快乐,还向大家展示了他的书法作品。

许倩(HRYSHAYEVA KATSIARYNA)

来自白俄罗斯的许倩(HRYSHAYEVA KATSIARYNA)身穿美丽的旗袍,给我们分享了她对中国的误解和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

评委们分享印象深刻的选手,向成功晋级的选手们提出备战建议

评审们对这一届选手展现出的语言应用能力,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华才艺上非常赞赏,并且有许多选手给评审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到天津师范大学的宋波同学,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师王锐说:“她是一名来自于巴基斯坦的女同学,在她的作品中,她谈到了花木兰的独立勇敢,自强的精神,让她对中国女性、中国的价值观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组委会学术组顾问斯明诚(David Symington)则对一位来自俄罗斯的选手印象颇深:“他谈到通过中国书法,能了解到中国文化最玄妙最深刻的一面,这一点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中级阶段的活动结束后,晋级的选手们也即将迎来下一阶段的比拼,届时选手们一定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竞争也会更激烈,不止选手积极,评委们也纷纷为选手献上过关斩将的良策”。

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组委会学术组顾问斯明诚(David Symington)建议:“我觉得准备的时候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的内容,另外一个是如何把你的内容通过你的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传递出去。”

“首先要加深对自己所讲述的中国故事所涉及的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成为你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基础。”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师王锐说。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你是谁成了中国必须回答的问题。许多来华留学生正是抱着你是谁的好奇来到中国,与这个国家结下了奇妙的缘分。他们赞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惊羡不已,对方言的变幻多端摸不着头脑……这些有趣的经历都成了他们独特的中国记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讲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才更加饱满和生动。期待未来他们能在舞台上拥有更多优异的表现,也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这份热爱,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组委会供稿)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