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化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关心的问题也在发生变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家关心的是为什么要做数字化的学习部署。但在今天,更多的问题集中在如何成功地部署数字化学习方案。
——英特尔全球教育专家Lara Tilmanis
两年前,上海电教馆馆长王明在接受比特网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教育本来就是一场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信息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助力之一。如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组织加入到数字化教学的大营中来,用科技的手段推动着教学领域的变革。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约80所项目校。
“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关心的问题也在发生变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家关心的是为什么要做数字化的学习部署。但在今天,更多的问题集中在如何成功地部署数字化学习方案。” 英特尔全球教育专家Lara Tilmanis表示。
意识落后、设备不足、教师课程资源运用不成熟、课程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在数字化学习模式的推广过程中屡见不鲜,但在Lara Tilmanis看来,从项目有效管理的角度出发,成功的部署数字化学习方案需要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高屋建瓴的正确部署和有的放矢的效果评估。
高屋建瓴的正确部署
基于对土耳其、葡萄牙、马其顿、巴西、阿根廷等多个国家数字化学习项目的研究,Lara Tilmanis认为,为了成功的部署数字化学习模式,从国家或政策层面,首先需要制定成熟的项目方案。
“从步骤上看,首先要制定一个相对长远的规划,即愿景;然后需要设计出具体的执行方案和计划;随后是项目实施过程;而最后的一个步骤很关键,就是在整个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做评估和调整。” Lara Tilmanis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的捍卫者非常关键,这个角色常常由国家领袖,或教育部长来承担。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制定远景的时候就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量体裁衣。
有效评估的关键作用
而评估和调整的重要性体现在:如果可以在推进过程中收到实时反馈,就可以随时做出正确的调整。
“之前我们在巴西推进数字化整体方案时,发现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没有跟上。这个时候,就不能盲目推进,而需要通过相应的培训把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提升上去才可以。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相关决策者的持续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Lara Tilmanis说。
一个从反馈到评价的良性循环,可以有效帮助项目负责人从没有预期的变化中及时地获取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可以帮助决策者重新考虑愿景的设定,判断之前的目标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整。
目前,中国很多省份、地市都在推进数字化学习方案。如果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可以从愿景的设定、决策者的支持以及扁平化、灵活的项目管理机制、评估等层面出发来进行项目管理和推进,相信国内教育的未来,道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