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杨君老师的科学课可以这样学

发布时间:2019-11-05 作者:晓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小学召开了“真•实教育 智慧育人——北京市小学科学教师杨君‘创意制作 趣玩科学’现场会”。

大会上,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委书记支梅指出,国家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实践性,二是综合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主渠道就是科学课。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张润杰书记说:“看了杨君老师的趣玩科学,受到很大启发,更清晰的知道将来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来适应学校的需求”。

杨君老师谈到,学生的需求是教具制作的源泉,学生的思维是教具制作的灵感,学生的兴趣是教具制作的动力,学生的发展是教具制作的目的。自制教具的过程首先是思维的过程,教具是把思维通过动手以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思维的质量决定了教具的品质。教具是思维与实践的结果。

658.png

杨君老师

在微课的展示中,杨君老师通过使用科学教具的形式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并以此训练学生们的思维和观察能力。在《“白气”是什么》一课中,学生总是认为“白气”是水蒸气,即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知道了“白气”不是水蒸气,但由于生活的印象太深了,过一段时间学生还是本能的认为“白气”是水蒸气。为什么正确的知识不能很好覆盖错误的生活经验呢?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深刻的印象,只是靠理性去记忆。杨君老师根据这种情况,设计了观察实验装置,让学生通过杯中的圆孔亲眼观察到许许多多快速运动的极为细小的小水珠在杯子中运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声音的产生》一课中,学生对于振幅小不易直接观察的物体是否也是因为振动而发声是不清楚的。杨君老师利用转换法设计了投影实验,通过借助大屏幕,放大音叉带动发条振动的影像的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授课老师分别将发声前与发声后的音叉分别靠近金属发条,通过投影在屏幕上的影像,比较分析得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也是由自身振动产生的。进一步证实了无论振幅小还是振幅大的物体,其发出的声音均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据悉,丰台区小学科学学科秉承着成就特色教师的理念,根据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擅长领域、性格心理等特点,量身定做教师的发展路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小学的杨君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位科学教师。

把有特点的教师培养成特色教师,不仅需要提供平台展示、学习机会等外部支持,更离不开不断的鼓励支持、肯定赞许等内部支撑,内外兼修。使教师对所做的工作由兴趣爱好发展到执着热爱。(晓宇)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