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也是现代人和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然而现状是,大家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内涵的认识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义务教育课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统编版语文教材也突出了对阅读策略的阶梯性关注。
为了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亲近母语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基于儿童的心理、情感和认知特点、语言发展,结合文本的难易程度,以及各阶段要实现的阅读发展目标,精心研发并修订了《阅读力测试》这套阅读测评书籍。
在最新修订版《阅读力测试》中,亲近母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借鉴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的最新成果,以及部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的最新成果,与国外阅读教学中关于批判性思维(也称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根据儿童中文阅读特性,形成了关于阅读力的界定。
何为儿童阅读力?
亲近母语认为:儿童阅读力是指儿童对书面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本次修订,结合中国小学生阅读发展现状,将原来的基于PISA的五大能力,更新为以新课标和PIRLS为标准的四大能力:检索和提取的能力、推论与判断的能力、整合与解释的能力、评价与鉴赏的能力。
检索与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从文本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能力。包括直接提取明确信息(含字词含义、故事背景、主题句、观点论据等)、提取文本隐含的信息的能力。
推论与判断的能力即对文本信息进行联系性推论和联想性推论的能力。包括推断代词的指代对象,推断角色之间的关系,推断作者或人物的情绪、态度,推断事情的发展,从一连串信息中推断出主要观点,推断文本所归纳的结果等能力。
整合与解释的能力即整合、解释篇章并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包括整合文本信息解释词句含义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主题、解释文本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为角色设想另一套行动模式并做出解释、从文本出发解释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运用等能力。
评价与鉴赏的能力即评价篇章内容及语言形式的能力。包括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应理由,评价文本的语言、结构、表达等能力。
最新修订版的《阅读力测试》对原有文本内容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阅读材料除了突出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性文本,还较多地增加了信息类文本的阅读检测和指导。加大了阅读容量,从原来的六册变为现在的十二册。阅读测试更加科学,每一篇阅读材料都依据亲近母语对儿童“阅读力”的界定,围绕PIRLS的四大能力维度,精心编制闯关试题。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学期增设期中、期末阅读能力测试,方便学生及时检测,更好地评估个人的阶段性阅读发展水平。
亲近母语的分级阅读研究体系
据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显示,我国近七成中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约两成中小学生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另有数据显示,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率为80.4%,每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
中小学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关系到我国未来公民的素质。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立中小学分级阅读体系,加速“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标准体系的出台,将“阅读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亲近母语作为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的整体研究和探索的机构,拥有完整的分级阅读研究体系,包括分级阅读书目、母语分级图书和系统的分级阅读课程等,让孩子享受全方位的分级阅读产品和服务。阅读评测作为儿童分级阅读体系的一个环节,不仅包括结果性、书面性的测评,更注重过程性的评价,《阅读力测试》就是亲近母语分级阅读测评体系的核心产品之一。亲近母语每年4月份发布的“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更成为国内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的风向标。不久以后,亲近母语还将正式发布《亲近母语儿童中文分级阅读标准》。
亲近母语还研究借鉴国际的分级阅读理论,从中文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出发,推出了中文分级阅读的互联网产品——小步读书,每日一听一首经典诗歌,每天读测一篇优质文本,每月一本整本书,为学校、家庭提供一站式分级阅读解决方案。
阅读力就是学习力。希望本套《阅读力测试》丛书以及亲近母语儿童分级阅读产品,能够成为老师、学校、家庭实施阅读,提高儿童阅读理解能力,促进科学阅读评测的抓手和助力。同时,更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学校重视儿童阅读,携手共同促进儿童阅读,提高儿童的阅读素养,造就合格的未来新人。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