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山东师范大学“数字教职工”上岗 引领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发布时间:2021-12-21 作者:苑兆忠 阮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在教育教学应用领域,如何创新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山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山师大)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中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结合本校在推进学校核心业务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指示精神,山师大在今年下半年提出“数字教职工”的概念,创新性引入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将概念转化为现实,与实际的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融合。

“数字教职工”是提升核心业务有效时间投入的关键要素

在山师大财务处办公室,几名“新员工”正“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从财务报销到银行流水、从个人所得税到增值税等业务,这几名“新员工”正自动地完成着制单、数据处理、数据填报等各项工作。“新员工”的上岗使得工作效率提升了一倍多,极大地降低了出错率。

这几名“新员工”正是山师大打造的“数字教职工”,能帮助学校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物耗等,是教职员工摆脱低价值劳动过多投入的关键要素。通过该项技术可以解放教职工的双手,提升教职工在学校核心业务中的有效时间投入,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数字教职工”是实现数据共享、创立业务流程再造的重要抓手

“二次录入”“跨网数据不能同步”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于目前学校内部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新技术的引入,可以在没有原厂配合的情况下,突破跨系统数据不能共享的瓶颈,完成业务流程的再造。目前山师大建设的财务“数字教职工”已经可以完成财务ERP系统与国家报税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税务数据的提取、统计、校对和上报工作。逐步打造“办事一张网、数据一张表、教研一平台”的“三个一”工程,是山师大推进学校业务流程再造的重要举措,而此次财务“数字教职工”的建设,为推进此项工程打造了样板。

“数字教职工”为统筹业务系统、减少重复建设开拓了思路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可以在不影响原有IT系统结构的同时跨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完成业务流程再造的功能属性,从而为统筹学校现有各业务系统的各项功能开拓了思路。通过RPA技术充当各系统、各应用间的“摆渡车”,可以更好地发挥系统间功能互连、业务互通、数据共享作用,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复建设和投入,尤其是在统一用户与权限、贯通消息和流程、促进业务和数据整合汇聚等方面。

“数字教职工”的概念将在山师大得以更加广泛地实际应用,甚至能够与教学、专业领域研究等进行紧密结合,从而能使更多的学校教职工把双手解放出来、把宝贵的时间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作用于推进学校核心业务建设和开拓创新业务,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增砖添瓦。(山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苑兆忠)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