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探索校企政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1 作者:姜桂娟 张继忠 刘玉兵 吴英 姜明明 阮萱 来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人才与智力支撑是职业院校面临的时代课题。

近年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坚持扎根黑龙江大地,办好农业职业教育,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和黑龙江发展需要,围绕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路径不清、产学合作机制不健全服务人才振兴匹配度不强人才供需脱节教师服务能力弱助力产业振兴成效不突出等问题,结合3项国家级和13项省级课题研究,于2008年形成方案,2009年起依托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省级双优校等22个项目积极实践,探索出职业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的模式。

创新共同体赋能的服务乡村振兴4类方案

学院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置于区域乡村产业链上,基于融合发展理念,提出了“校农结合”五联动模式、“校地共育、育训并举、三元联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新理念,构建了校企政协同发展共同体建设方案,以及服务高素质农民、乡村带头人、农业技术员和职业经理人等不同类别乡村人才培养的骨干专业建设方案及“百村千社万户”公益助农行动方案和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打造校企政协同发展共同体,赋能龙江乡村振兴”经验在全省职教大会和全国乡村振兴产教融合联盟成立会上进行交流。入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1个、《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汇编》3次。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和二等奖11项。

探索“三区融合五方联动四维融入”共同体建设路径

学院与牡丹江、宁安等相关部门合作,共建了中俄农业高新技术合作示范园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与农业产业链条相关方构建“农职+农场+农企+农协+农户”共同体,实现联动发展;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文化传承四个维度融入,在为地方服务过程中寻求院校自身的良性发展。

集聚资源搭建校企政合作发展大平台

学院牵头成立职教集团,与20多个市(县、区、镇)开展共建,以校地共建为主导,以服务重点产业链为主线,一地一策,突破校企、校校单向合作,集聚农业企业、职业学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实现精准育人、聚力攻关,形成了服务宁安对俄农业、甘南畜牧、讷河玉米深加工等校企政共同体,建立了“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成果共用、多方共赢”的产学合作机制,获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徒制试点、省级产业工人试点和2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项目。

学院的专业群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获评国家示范重点专业3个、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骨干专业4个,获批“双高计划”A档专业群立项。学院获批省级双高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优质校。

创新“三级优化六类培养”农学结合、育训并重模式

学院对接乡村发展,广泛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推进“三级优化”,基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建设现代农业、现代畜牧、绿色食品、农业经济贸易、农业信息技术等专业群。新增物联网、大数据等专业,研制国家标准9个,开发“1+X”标准3个,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课程3门。与大北农等集团通过产业学院、学徒制、扩招校地共育、贯通衔接、国际化培养、多维技术培训等“六类模式”,分层分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精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成果在作物、农经等21个专业424个教学班应用,近5年培养了农业技术员和经理人16797人、扩招学生6704人、乡村振兴带头人3421人、农村基层干部1871人。跟踪服务农业科技示范户11213户,培训高素质农民近11万余人次。培育出“全国种粮大户”刘彩华、“创业之星”耿世龙、“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沈威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学生获“1+X”证书3209人,获省级以上大赛奖励454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留省就业率、对口率明显提升。学院获评省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首批大学生就业示范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传承强农兴农基因,厚植“大国三农”情怀

学院创新了以“守初心筑农魂”为内核的农职院校课程思政“5+4”价值体系,形成了“三融两联动、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共开设《农经大讲堂》《师魂匠心讲堂》《耕读传家讲堂》368期,引导学生参与“农民电商讲习所”“百村千社万户”公益助农等活动,厚植“大国三农”情怀。学院获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和示范中心,“铸魂育人”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学院与北大荒农垦集团相关企业等共建“1园区、4试验站、3中心、4基地”12个农业产教融合平台(1个中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4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3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4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了基于服务产业链的集聚效应。围绕种子繁育、动物疫病防控等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和推广示范,为区域产业增值赋能的同时反哺教学,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双师团队培育。学院获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等7个培训基地。打造了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水平双师团队,形成了“情怀促动、服务驱动、平台牵动、机制拉动”双师队伍建设路径,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德技并修育人 匠心筑梦兴农”案例入选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典型案例,学院获批现代农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成效显著,获省农业科学技术进步15项,打造了“百村千社万户”公益助农、服务边境县、科技特派员等品牌,学院荣获省委省政府“粮食生产贡献奖”等荣誉,当选全国乡村振兴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打造校企政共同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办学模式和经验被10个地市政府、4个职教集团和20余所院校借鉴采用。12个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引领了涉农专业发展。成果也惠及了西藏、新疆、青海地区的乡村振兴,“藏区牧匠”案例入选《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报告》(2013-2020年)。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