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辽阳市政府、市教育局 统筹谋划、科学决策、多措并举,高度重视学生身心 健康和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坚定不移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能力,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全市上下形成共同促进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工作格局。辽阳市教育局协同市教师进修学院通过宣传动员、培训引领、业务指导、开展活动、督促落实、创新评价等方式推动中小学持续有效开展心育工作,区域内心育工作有声、有形、有效。
心育+管理 求实创新有高度
辽阳市教育局把心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主抓心育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基教科、教师进修学院及各县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部门领导为组员,各县区中小学校为学生心育主阵地,形成市、县、校、家四级联动育人体系,并强化顶层规划。2023年3月,辽阳将学生心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评价考核中,促进学校心育工作规范发展。市域内各中小学校能够落实心育工作规划,做到“四个有”即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活动,常态化、特色化开展心育工作。
心育+教研 专业引领有深度
组建教研核心团队,确立项目研究。为了统筹推进全市中小学心育教研工作的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促进教研员和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更好地开展新时代心育工作。2020年3月,组建了辽阳市心育教研核心团队,开展学生心育教学实践项目研究。核心团队由市学院德育部牵头,成员涵盖小初高一线专职教师、德育负责人和校长,确立《小初高人际交往专题教育科学衔接及高质量实施实践研究》为项目主题,探索不同学段学生心育-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方式和实施途径。
聘请专家明方向,科研引领促提升。围绕辽阳市心育教研核心团队项目研究内容,积极组织心理培训。每年除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外,还先后聘请了省内知名心理专家为全市骨干班主任、心理专兼职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从不同角度对小初高不同学段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课程设计指明了方向。此外,市教育局、市学院经常组织专兼职心理骨干教师赴省内外跟岗培训,学习专业技能、提升心理素养,培塑了一批省市级心理骨干教师,带动了全市心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心育课程校本化,多元育人显特色。为了将日常碎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化、生活化、可视化,心育核心团队按照人际交往主题项目研究方案,坚持专业课程、学科渗透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开发小、初、高不同学段心理校本课程,通过多元化育人方式进行项目主题研发。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游戏辅导、心育班会、校园心理剧、专题讲座等形式,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心育+名师 资源整合有力度
2020年4月,辽阳市教育局、辽阳市教师进修学院举行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
心理工作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突出的心理辅导师团队,由11位辽阳市中小学专职心育教师组成,成员均获得国家二级心理辅导师执业资格,市学院心育教研员负责指导工作。成员间定期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提炼教学成果,引领全市心理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影响并带动其他教师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成为青年心理骨干教师成长的孵化器,名师成长的摇篮。
在服务范围上,工作室提供的服务涵盖了心育评估、心理辅导、心理讲座等多个方面,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来访者的需求。同时,工作室还在学院的组织下多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足迹遍布农村薄弱学校和偏远学校。与此同时,教研员与心理工作室主持人共同带领工作室成员,研发课程、开发团辅活动、打磨精品课,心育教师和班主任在学校就能看到省市级优秀班会课程,解决了集中搞教研基层教师参与难的问题,德育课程有效发生。
在工作方法的创新上,工作室整合社会资源,与各类机构、学校、社区等合作,形成心育服务的合力。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专业人员编制、有专项工作经费、有专门开设课程、有专题活动内容、有专门活动场地、有专业设施设备,辽阳市将继续建立完善的中小学心育工作长效机制,持续、有效地携手同行,积极探索,共绘辽阳市心育工作的美好蓝图。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