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深入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现路径,持续擦亮“鸿鹄思政”品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整体谋划 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
一是成立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理顺区直相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权责,成立红谷滩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校融合推进的思政课一体化工作格局。二是搭建一体化建设框架。2023年3月,印发《红谷滩区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总体框架,制定不同学段一体化、课堂内外一体化、家校社一体化、实践育人一体化、主题论坛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在更新教育理念、建强师资队伍、搭建交流平台、建立评价体系等方面重点推进,统筹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实现思政教育和学生发展同频共振。三是开展一体化建设合作。2023年6月,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结对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和平台优势,为协同育人提质增效。四是健全党建引领一体化建设机制。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重要内容,与党建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构建以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政教处主任为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责任体系。
系统推进 实施一体化育人课程
一是落实国家课程。以《道德与法治》《红色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课程为核心,打造“四课”“五集”教学范式。二是开发区域课程。以实践教学为抓手,探索四大区域思政一体化课程,即红色铸魂课程——中国共产党建军精神系列、绿色生态课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列、古色增信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金色立志课程——寻访时代榜样系列。开设“寻根之旅”“铸魂之旅”“承志之旅”“追梦之旅”四条“行走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课程,树立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将个人成长发展与祖国的繁荣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实现“行中学”大思政育人。三是推动课程融合。深入挖掘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实现学科教学与思政教学一体推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思政教育做到学生心坎上。
聚焦关键 建强一体化师资队伍
一是培育专业名师。配足配齐中小学段思政专职教研员,成立区级思政名师工作室、学科中心组,集团校成立学科工作坊。组织大中小学联合教研,通过教学经验分享、备课观摩、典型示范课等形式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创新“校本问题研修—集团工作坊专题研修—工作室、中心组课题研修—全区主题研修”的“四题”研修模式,开发课程资源全区共享。二是聘请社会讲师。以“请进来”的方式,聘请课程专家、学科教育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做培训讲师,选聘现任和退休党政干部、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优秀工作者、抗疫英雄等先进代表等担任“兼职”教师,现身说法为学生讲授思政课。自2010年至今,累计开展各类思政大讲堂近500场,为广大学生送上了启迪智慧与坚定信念的精神大餐。三是借力高校导师。组建由江西师范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各中小学优秀思政教师协同教研联盟,每学期组织开展同备一堂主题课、同上一堂研讨课活动,开展学习交流、现场研讨会、案例评审等,借助高校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知识,对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再设计,打造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个学段思政精品课,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系列资源,打破了思政课的校际和学段壁垒,激活了全链条思政育人的“一池春水”,培育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红谷滩名片”。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