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局: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 办老百姓家口的好学校

发布时间:2024-05-17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展示专题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探索并创新集团运行机制,对区域学校进行集团化布局,较好地提升集团运行效率,促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最大化效应,有力推动了区域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创新运行机制 推进集团化办学走向高效率

“五种模式”组建教育集团,形成多元办学格局,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一是整体推行“1+F+N”型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新建、合作等一系列方式建立并实施“1+F+N”的集团化管理模式,1为优质学校作为龙头,F为该优质学校的分校,N为独立法人学校。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在“名校办分校”的基础上,联合薄弱学校,以“实体+联盟”的形式组建教育集团,形成以原有大学区为基础的10个义务教育集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区域全覆盖。

二是实施“名校+合作校”联合办学。与区外合作建校6所,输送优秀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定期式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形成优质教育跨区域广覆盖格局。

三是打造教育联盟特色办学模式。以劳动、科技、随班就读等特色项目为牵动,以项目特色校为主体,组建教育联盟,基本形成以教育联盟为推进路径的网格化集团发展格局。

四是深研区块化发展。优化教育发展布局,巩固老城区传统教育强区优势,打造长白岛优质均衡教育高地。

五是推进城乡联盟结对办学。组建了7对结对学校,构建“城区优质校+农村(郊区)学校”的城乡发展联盟。与都市圈城市组建4对结对学校,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发展样态,优质辐射作用凸显。

实施“名校+”领航 推动集团化办学走向深融合

一是发挥名校孵化器功能。以科学、合理、高效的运行模式确保“名校”保持领航活力。变“一校带多校”为“名校合力、多校参与”,合区内三所名校之力,集合发展优势,促进各集团共同提升。项目化、系列化推动优质教育品牌输出,通过优质品牌领航,带动集团学校共同提升,使名校“多”起来。

二是做好名师资源蓄水池。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确保“名校”提升领航活力。推进都市圈共建共享项目,区内三所义务教育名校分别与鞍山市、本溪市三所学校结对合作,共同打造幸福教育。共建办学文化联盟、优质教育资源联盟、教科研协作联盟、教师成长共同体。有商讨、有计划推动优质教育品牌输出和输入,让名校资源“动”起来。

三是做好学校发展指南针。在课程资源、校园文化等方面以个性、创新、优质的品牌特色确保“名校”具有领航活力。进一步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培育众多品牌学校,名校品牌输出特色,集团分校析出特色;在“一校一品、品品皆精”的基础上向“校校有品、一校多品”转变。

实施“智慧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加速度

和平区以区域大教研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以“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为依托,在“智能+”的新形势下,和平区将逐步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智慧教研模式,打破时空壁垒,变学校教研为集团教研,创新集团教研模式。

一是项目推进区域大教研。区域教研项目化,项目推进系列化。通过全体交流分享、“名校名学科+”两种组织方式,系列化推进教研活动。全体交流分享,共同思考,共同成长,旨在同心协力、自我迭代;“名校名学科+”,名校带多点、名校带多校,旨在优势牵动、主动谋变。

二是形成智慧教研混合化。推动远程协同教研,搭建网络教研室,实现线上同步与线下分组混合模式的备课教研,依托智慧教研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融。

三是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推进网络共同体教研,通过网络名师工作室、网络主题沙龙、网络开放研讨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推进精准教研,应用技术手段掌握学情数据、试题数据,基于数据驱动精准教研活动。

实施跨学段贯通培养 推动小初课程实施一体化

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平区着力推进学段贯通式学科教学,此举是和平区课程实施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

一是打破学段壁垒,促进整体实施推动。成立学科教研中心,搭建教研建设基本框架,制定教研组管理制度和教研活动保障机制,明确职责实现教研同步,促进两个学段教育教学的内在衔接。定时召开主题研讨明确教研组研究目标和内容,找准衔接关键点,促进后续跨学段整体实施推动。

二是开展项目化实施。深入实践研究,凝练教育实践成果。以实践为主体,以科研为抓手,以数据为参考,推进学科跨学段贯通式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贯通式学习理论、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贯通式学习路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贯通式学习途径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典型经验。

和平区逐步完成了从幼儿启蒙到高中教育模式探索,独创性实现了幼小初高的科学化、全域化布局,使集团化办学真正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和路径。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