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63所,其中小学44所,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2所。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13264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教师6385人。其中特级教师14人,省、市、区三级骨干教师1016人,省、市、区“三名”(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115人,教师队伍各类人才居贵州省首位。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云岩区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公办强校”为抓手,持续强化“五项措施”,不断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群体教育差距,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规范民办调结构。为落实义务教育政府举办的主体责任,调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构,补齐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短板,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好学”的问题。2022年,云岩区高标准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工作,调整区域义务教育教育发展结构,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就读公办学校,让更多群众享有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公民办教育结构的调整,为云岩区全方位发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优化学区促均衡。优化学区教育共同体为公办强校联盟,2023年3月,依托8所传统优质学校,组建8个公办强校联盟,打破原学区教育共同体以区域为中心组建的方式,形成教育局科级领导联系、局机关内设科室长、教研员包保工作机制,定期统筹调度各公办强校联盟工作事项。通过联盟中心校引领示范,实现成员校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管理更优、队伍更强、质量更高、特色更明、品牌更优,促进共同发展,全面激发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区域内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
集团办学扩优质。依托区属传统优质学校在新开办学校举办集团化独立法人学校,成员学校共享集团总校学校文化品牌、教育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和优质师资,实现文化品牌、管理模式、课程建设、教学科研、资源建设的统一。一是调整集团整体布局。自2020年起,各优质中小学领办的分校全部实施集团化办学,各领办有分校的中小学全部成立教育集团,领办的分校独立法人、独立建制,人财物实行法人负责制。二是建立集团工作制度。各集团建立和完善“五个一”工作制度,即一个章程、一套管理制度、一个三年发展规划、一份学年工作计划、一个教科研攻关项目,形成集团建设的核心愿景和路线图,促进依法自主管理与持续发展。三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集团通过紧密型教研、科研团队与机制的建设,围绕共性问题、瓶颈问题开展项目研究,通过多种教科研形式,实现集团内优质资源互补增值: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目前,云岩区8所优质学校领办的13所集团成员校发展良好,成长迅速,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如贵阳市第十九中学万科城分校2023年中考质量进入优质学校阵营,在2023年全市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中,贵阳市实验小学保利分校、贵阳市省府路小学万科城校区各项数据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合作办学增总量。云岩区从2015年开始通过积极引进北京、上海等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一是合作举办分校,成功举办了北京日坛中学贵阳分校、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贵阳共建学校;二是成为集团校,如贵阳市东山小学加入了北京小学集团,在教科研方面与北京总校常态对接;三是缔结联盟校,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与深圳第二实验学校、贵阳市第四实验小学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缔结了联盟校。四是签约结对校,贵阳市第二十三中学等11所新优质项目校与上海市迎园中学等10所市级新优质学校签约结对。云岩区通过合作办学,借助强劲的外力拉动,一大批学校办学质量逐年提升,如在2023年的全市小学毕业年级质量监测中,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不断增加。
公办强校提品质。先行先试,规划先行。2017年开始全面开展新优质学校培育工作。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切入点,通过学校申请,规划答辩,首批确定13所学校为新优质学校培育对象,在政策、财力、物力上给予倾斜和支撑。全面启动,强力推进。云岩区着力抓好贵州省公办强校计划校培育,分梯度推进市级“培育校”“实验校”“品质校”,全面启动第二批37所新优质学校的培育工作。具体做法上: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精准锚定目标任。印发了《云岩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强校计划实施方案》,根据《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指标要求,指导各校科学制订三年发展规划,锚定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坚持分类施策,梯度推进。首先对于8所传统优质学校,全力抓好优质教育提升工程,实现整体升级换代,确保继续领先全市,领跑全省;其次推广应用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新优质校课程教学及其支持系统》,对第二批、第三批新优质学校分类施策,梯度推进,逐步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缩小校际差距。三是坚持专业引领,多维寻求智库支持。一方面优化学区教育共同体为公办强校联盟,以8所优质中小学为公办强校联盟中心校,组建公办强校联盟,由公办强校联盟中心校引领若干成员校发展,形成区域内紧密型发展联盟;另一方面通过组建专家智库,学校“一对一”结对等方式,全覆盖、分批次开展入校指导,为学校提供智库支持,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四是坚持以评促建,全面激发办学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制度,研制了《云岩区公办强校计划、新优质学校培育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指导第二批新优质学校培育。五是加强专项督导,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定期销号,以评促建,以督增效,增强培育实效,全面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通过实施公办强校计划,强力推进五项改革,激发了全区办学活力,增加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品质,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