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高度重视教师减负工作,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为学校拦住各方干扰,为教师安心从教、静心从教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协同联动,“护学通”护来校园“清净”
为学校减负绝非仅教育部门一家之责任。如何从顶层设计上破解学校负担重的问题?
2022年3月,开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20条细则。2023年2月,开封市纪委监委再次发力,以一个“护学通”扫码入校平台,为学校拦住了诸多“打扰”。保障学校优良教学育人环境,杜绝各类影响学校正常开展教学的检查、调研、督导等工作,开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学校减负上下足了力气。2023年4月21日,一份开封市纪委办公室关于对31起入校不扫码问题进行批评的通报。3天后,开封市纪委监委驻开封市教体局纪检监察组一份关于对19所学校未严格落实“护学通”扫码入校制度的通报,让此项举措赢得了好评。通报中不仅有其他行业工作人员,也有教体局内部职工。自市纪委出台的“护学通”入校扫码平台实施以来,所有进校园事务,纪委后台数据均有统计,派人暗访校园询问门卫,与入门登记逐一比对,一系列严而实的举措,让各级各类的检查大幅减少。如何把一时的监督变成长久的保驾护航?2023年下半年,一张统一印制的大幅《关于维护中小学校良好办学秩序的通告》再次贴在了各学校大门口,为“护学通”持续助力各级纪委监委的真招实招规范了各类面向学校的督导检查、执法检查遏制了涉及学校不必要的乱作为、假作为等现象,保障了学校有一个风清气正、安静祥和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
加强内部治理,“降脂式”督导降下“负担”
每学期各项督导考核成了基层学校绕不开的重头戏,作为学校工作成绩的全面考核,对标督导考核体系中各项条目、表格、细则进行材料准备,几十盒甚至近百盒材料的打印、装订耗费了基层学校大量精力,也耗费了财力。开封市教体局加强内部科学治理,多次深入学校调研并组织学校领导、一线教师、督学、教研员等各类群体进行座谈,大力度优化督导考核方式。
统筹整合各科室项目,以“组团打包”的方式组成联合督导组,变“多头式”分散考核为“一站式”集中考核。尤其在年终考核督导中为减轻学校负担,明确在党建、德育、安全、文明校园等近3年获得先进集体省级荣誉的、近1年获得市级荣誉的相关材料免检。而关于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一类指标,采取实地查看、听课评课、访谈师生、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替代查阅档案材料。除此之外,要求各学校督导考核时仅需提供工作原始材料,无需再逐一对标体系,打印装订成册,并可用电子文档或从学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无纸化呈现,杜绝精美装订,杜绝临时编造迎检材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督导变革既减轻了学校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的负担又避免了浪费。
加强全面整改,“清除式”举措呵护“健康”
开封市教体局沉下身子调研,对各学校填报的各类检查、会议、上报材料、表格数据、APP等进行不遮不掩全面统计。面对学校上报过来的纷繁复杂的数据统计,局党组驻局纪检监察组组织机关所有科室进行对照、认领。“刀刃向内”抓整改,统整各项会议时间和内容,精简会议、精简文件、精简进校门事项利用信息化手段,相关重要会议同步覆盖至县区乡镇中心校、基层学校相关行政人员,避免在层层会议的召开部署中加重负担。建立相关数据科室间资源共享制度,无需学校重复上报。对无关必要的表格上报、填报、积分考核进行取消,对相关APP等进行“极端清理”,并明确任何无关教育教学工作的APP不得进入学校。一“精”一“减”一“清除”减轻了一线教师的非教学负担,行政机关直面矛盾的勇气和务实举措让教师减负“顽疾”有了新的改观。
加强关心呵护,“大礼包”用心提升“幸福”
开封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在教师节之际为全市教师送上“大礼包”,“回巢计划”“免费公交卡”“加大评优评先力度”……除此之外鼓励各学校出台温暖教师的“小举措”,“弹性上下班”“中医义诊”“哺乳室”“优秀社会力量资源引入”“丰富教职工活动”“解决子女上学问题”等,让教师更安心教学、潜心育人,感受教师职业幸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在减轻在职教师负担同时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举行师生篮球、乒乓球对抗赛,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等丰富教师文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让一线教师工作生活张弛有度。开封市大力选树表彰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学名师,营造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