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日,江苏省仪征市启动基础教育“3+9+N”集团化办学,着力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办好一批又一批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让优质教育在仪征城乡学校“遍地开花”。集团化办学工作实施以来,仪征下足四层真功、用好四项硬招,有效促进了教育发展取得四个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在统筹推进上下足四层真功
注重抓好科学规划。制定《仪征市基础教育“3+9+N”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树立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文化品牌等4项工作目标,在“幼小初”三个学段共组建了9个教育集团,每个教育集团明确了1所区域优质学校作为牵头校,分别吸纳2至5所成员校加入教育集团。
注重抓牢整体实施。成立了教育系统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日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座谈会、布置会、推进会,统筹谋划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实施、管理指导、考核评价等方面工作;在各教育集团分别成立“融特”“征未来”“幸福行”等9个行动党支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劲动力。
注重抓实调查研究。组织各教育集团前往扬州邗江、常州武进等地开展学习交流,并与南京、镇江、泰州等地教育集团建立互通互访机制,汲取集团化办学工作经验。
注重抓细督查考核。持续发动教育局机关31个挂钩联系学校督查组,常态化深入各教育集团督促工作,研究破解涉及集团化办学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与此同时,出台《仪征市基础教育“3+9+N”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落实目标任务,在关键领域上用好四项硬招
持续深化教育内涵建设。深入推进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及义务教育“学力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共有省市内涵建设项目21个、扬州市百佳社团76个。
注重打造特色校本课程。持续放大书法、楹联、木偶剧、棒垒球等品牌效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入实施教师轮岗交流。通过示范引领、跟岗学习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大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设立集团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47个,实施“流动式”送教、“点菜式”送培活动121场次,开展各学科教研活动600余场次。
聚焦系统化推进,突破学校发展提升瓶颈
加快教育集团扩容。2024年3月,仪征在前期组建9个教育集团的基础上,启动实施集团化办学扩容计划,推进幼小初3个学段100%全覆盖,让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等优质教育品牌名气更响、辐射更宽、影响更大、群众受益更多。
促进乡村学校振兴。组织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城乡学校探索建立有效的协作发展机制,在管理创新、课程建设、师资培育等方面互通共生,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激发中坚学校成长。充分发挥中坚学校力量,通过高质量校际协作共享,培育一批又一批优质学校。找准“双减”“跨江融合”“学力课堂”“润心赋能”等教育工作发力点,引领各教育集团以项目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成果为目标,撬动各成员学校的主动发展和品质提升。
聚焦均衡化发展,突破队伍交流轮岗瓶颈
完善集团轮岗模式。建立集团教师“1+N”交流轮岗模式。根据供需,实行成员校之间的教师交流、适岗匹配,实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优质共享。
统筹集团教师管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盘活集团内骨干教师资源,探索推进集团内教师聘任、培训培养、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一体化运作,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深化城乡互动交流。严格执行教师定期交流及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根据集团成员校的“供给需求”,集团牵头校及时提供跟岗研修、网络研修、送培上门、专家指导、校际交流、校本研修等个性化“菜单”,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新活力。
聚焦差异化定位,突破考核优化调整瓶颈
仪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努力攻克难点、培育亮点,不断优化评价考核机制。
不断完善基于绩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围绕集团是否建立了高质量发展的管理体系、师资队伍品质是否得到整体优化、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否得到提升、家长学生是否有较高的满意度等4个方面,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
不断完善基于发展的增值评价体系。强化集团化办学纵向比较,既关注集团现有整体水平,又关注每一所学校个体发展情况,同时关注优质资源增量与学校内涵发展情况,引导每个集团、每所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完善基于差异的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的学段,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让幼小初3个学段都能对集团化办学有明确的定位,有更加细化的发展目标,有足够的发展动力和成长后劲,在考核中尽量让同等水平学校同台竞技,通过差异化考核,让每一所学校更有目标、更有动力。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