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学语文】新教材审读:使命与责任

发布时间:2025-02-08 作者:陈家尧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年1月初,九年级语文新教材的试教刚结束不久,又接到通知,要求对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进行审阅。于是我们迅速组织教师,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历时一个多月,最后完成了审读报告。回想起审读的过往,颇多感慨。

审读启动会: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2024年1月12日,我组织20位审读教师召开了一个线上会。会上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202312月,重庆承担了语文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试教,南渝中学邵若晨老师负责第三单元。在试教过程中,邵老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新旧教材变化,开展教学探讨,共同完成了长达145页的单元试教试学报告。每位学生都完成了一个试学报告(单元试教报告中只呈现了3位学生的试学报告),其中余梓同学的报告长达9页。他们为什么这么认真,愿意花费这么多精力来对待这事,在邵老师试教结束后给学生们的一段讲话中你能找出缘由。

“这段时间,可能会是大家人生中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经历。有点遗憾的是,本次试教的结果在你们毕业之前还无法获知。从20259月才开始推行七年级的新教材,然后逐年替换,再到初三的时候才会替换到咱们试教试学的这本书。

“因此,我跟大家有一个约定,3年以后你如果有兴趣的话,翻一翻九年级上册的教材,看一看我们研究的单元是不是产生了一些变化,是不是和我们本次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到时候你可以拿着这本教材自豪地说:这是当年我们研究的结果。

“3年以后我不知道你在哪里,有可能毕业以后我们便不能再相见。当你看到新教材时,或许《湖心亭看雪》加了一张图,有一些注释删掉了、改变了,这些变化就是你作出的巨大贡献。

“因此,这11堂课虽然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进度,但是我想它一定有价值。我们在做的是一件关于未来的事,你们的学弟学妹们会拿到一套更加严谨的、有挑战性的教材,你们承担着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责任。”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老师们。会后,一位教师这样告诉我:试教之后的审读,对我们而言,也许只是一项短暂的任务;但着眼于未来,它是一件关系国家与民族长远发展的大事。全国有五千多万初中学生,教材审读对于我们意味着使命与责任,必须以严谨、科学、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

绝不敷衍:回顾审读熬过的那些夜晚

审读工作在2024年1月进行。这个时间点,正值学校期末,时间紧、任务重,但各位审读教师硬是顶着压力、熬更守夜,圆满完成了审读工作。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诉说。

陈远霞老师说:我要完成初中三个年级六册书的审读,深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首先认真学习了审读要点和具体要求,确保审读方向和质量;接着进行了时间管控,规定每天的审读量。为完成每天的任务,往往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经历10余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审读任务。

杜在琴老师说:我花了3天时间,每天熬到凌晨1点,把教材通读了两遍。随后,我又找来之前的七年级语文教材,又花了3天时间把新旧教材逐字逐句对比阅读,并在不同之处做好旁批,读完后梳理出新旧教材的异同之处。之后,我把梳理的各项意见汇总进了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审读报告。”

刘娅老师说:能参与教材审读,提前打开盲盒,倍感荣幸。但审读工作刚好撞上期末监测工作,件件事都须打表推进,每一项工作都不容半点敷衍,夜读便成了那几日的常态。一个想法、一种认识,从产生到消解,再到长出新的想法,每一处圈划,每一笔批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理解、认同和对语文教学最深沉的热爱。交稿的最后一天,踏着夜色归家,我的内心无比充实,脑海中浮现出五柳先生的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感谢这样一批教师,是他们艰辛的付出,才让我们的教材臻于完美。

精致的修订:新教材带给我们惊喜

在教师们撰写的审读报告中,对新教材给予了高度评价。试摘录几段:

“教材内容,既注重了典范性,也突出了时代性。课文选篇与时俱进,新增了多篇反映时代新风貌、建设大成就的文章。如七年级下册中,《青春之光》讲述了驻村干部黄文秀全力投入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故事,《“蛟龙”探海》讲述了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完成深潜7000米海试的经历。”

“每个单元末,竟然新增了‘阅读综合实践’!它给单元统整阅读推开了一扇窗,其任务设计俨然成为一幅亮眼的风景,让人讶然一惊,而后心生喜悦。这些任务,或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如在教学楼设置的杰出人物长廊中,为人物配一段文字;或融于学科认知情境,如利用长短句的知识进行互换练习;或创设典型的文学体验情境,如品味第二单元修辞句段的表达效果……它们是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意义的!”

“这次教材修订更加规范,从注释的考量、选本的出处、知识的精准性等角度都展现出严谨的学术意识。如《湖心亭看雪》在张岱卒年后添加问号,《水调歌头》对于苏轼的表述由‘诗人’变更为‘词人’。七年级教材的插图,作出改变的竟然有18处之多,九年级教材第三单元从45页到57页,几乎每一页都有改动,或删除,或补充,或调换。每一处变化,都可窥见编者的用心、用情!”

短短的篇幅不能尽情倾诉新教材带给我们的欣喜,借用谢芳老师的表述:“期待9月的一天,新教材面世时,我对初中语文同伴们说,‘我们来看新教材这段表述,我有一个发现……’”

带着使命与责任、欣喜与憧憬,我们完成了这次审读工作,提交了56页代表重庆语文教师意见的教材审读报告。我们想说:虽然在有的人看来,新教材还在不断完善中,但它无疑是迄今为止我们使用的最好的语文教材!我们深信:这次教材修订,必将深刻影响中国语文教育的进程,必将极大提升中国学生的语文素养。作者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