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有幸承担了人教社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修订教材试教试用工作。关于这场工作的一幕幕让我记忆犹新。
镜头一:工作部署会
2023年11月12日清晨,义务教育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试教试用工作北京市朝阳区工作部署会,在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召开。
“试教试用是教材修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从实践层面检验教材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试教教师要依据新课标,深入研读教材,重点关注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北京朝阳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员王颖老师,向我们强调这次任务的重要性。
这次我校4名试教教师承担两个单元12课时的试教试用任务,在学校的周密部署下,我校形成了试教试用工作方案,形成“试教小组”“备课小组”……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镜头二:备课指导会
第一周是试教备课周。我们采用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与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前备课。
每个下班后的傍晚,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我们的集体备课会都如期进行,静谧的校园、火热的研讨成为下班后校园的新景观。
教研员顾瑾玉老师和王颖老师不辞辛苦,多次在晚上利用腾讯会议帮助我们做线上指导,学校还安排了两位市级骨干教师作为集体备课老师,对试教试用教师全力相助,利用休息时间仔细研课磨课,几次都是到讨论凌晨才下线休息。
镜头三:试教观摩会·学生调研会
接下来的第二周和第三周是试教周。我们4位试教老师两两一组,一位教师上课,另几位教师观课、录像,捕捉执教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运用教材内容的情况和效果。
课后随即进行学生问卷和座谈,及时掌握学生对教材的认识、理解、质疑和困惑。
“我最感兴趣的是‘活动园’,因为……”
“我觉得这幅插图中这位同学的表情可以再自然一些……”
“这句话的意思我还不是特别理解……”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收获是……”
……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是我们完善教材和改进教学设计的有力依据。
镜头四:复盘座谈会
白天试教、访谈,夜晚复盘、反思:试教小组回放试教课堂实录,进行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倒推教学设计是否精当,教材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利教利学。
“为什么这个问题只有一半的学生举手?是不是问题太难了?”
“这个活动孩子们参与度高,看来都挺喜欢!”
“如果这则案例再翔实些,孩子们的感悟可能会更深!”
“这段正文这样修改一下是不是表达得更准确一些?”
……
教学的智慧在反思中流淌,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迭起,在复盘中教师们讨论出了改进教材的意见建议。11月底,教材主编、编者、编辑走进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听课,并聚焦教材试教试用情况与教师们进行了座谈。会上,教师讲述了试教试用教材的真实感受,表达了对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材的建议。这场“面对面”座谈会在火热的氛围中完满结束。
镜头五:教材审读会
20多天后,人教社的编辑联系我,邀请我参与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审读会。翻开那散发着墨香的新教材,我惊喜地发现,之前我们在试教试用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有了修改和完善。在惊叹教材编写者们的神奇速度与精益求精的同时,敬意之情油然而生。
一本薄薄的教材凝聚着众多领导、专家、教师以及幕后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彰显着新课改后新课标、新理念和新样态,是众“智”成城、凝“新”聚力铸就的精品。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顿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未来将继续深耕细研,探索发现,为实现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系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