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以下简称“涪陵城七校”)秉承“学而有异,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以国际象棋为纽带,经过50余年国际象棋体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育人经验。
构建三维目标 创新体教融合育人理念
涪陵城七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进国际象棋教育。学校从技能、思维、品格三个维度出发,努力让学生通过棋艺学习,实现技能提升、思维发展与品格塑造有机统一的育人目标。
在技能目标上,学校通过引导学生熟练认知棋盘布局、棋子走法及特殊规则,掌握基础操作能力和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经典战术的组合应用能力,提升对局中的即时决策效率。
在思维目标上,学校通过复盘经典棋局,分析攻防转换的逻辑链条,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对局,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与规划能力。此外,通过跨学科整合,让学生学习解决棋局中的难题和挑战,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品格目标上,学校通过学习和比赛,让学生掌握棋道精神,涵养坚韧意志,增强自信心和心理素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国际象棋交流活动等拓宽了国际视野,提升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的全球公民意识,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石。
开发三级课程 探索体教融合育人模式
学校深挖国际象棋育人价值,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系统开发了“启蒙—基础—提高”三级课程体系。
启蒙阶段,设计18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国际象棋的基本元素,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棋局操作,理解棋子走法及简单胜负判定标准;通过棋子角色扮演与走法模拟,培养空间感知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意识;通过故事化棋局、卡通动画演示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国际象棋的兴趣。
基础阶段,设计18课时,聚焦学习开局、中局和残局等策略,掌握棋局阶段性战略目标等,提升决策速度与准确性;通过经典棋局复盘以强化学生逻辑推理与预判能力,以模拟比赛胜负体验为载体,提高抗压能力。
提高阶段,设计18课时,开展深入研究复杂战术与对局分析,优化战术选择,以高强度实战训练强化学生战术创新与应变能力。
在课程评价上,学校遵循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原则,构建“三维四向”评价模型,覆盖技能、思维、品格三大维度。知识技能评价上,通过多样化测试评估规则理解与战术运用能力;过程性评价上,充分发挥综合课堂专注度、作业质量及对弈复盘数据,分析实战水平提升状况行程;赛事成绩评价上,利用统计国内外赛事名次与积分变化,结合智能训练平台数据,精准定位竞技成长幅度,撰写学生成长报告并提供发展建议。
实施四步教学 深化体教融合育人实践
学校经过多年的国际象棋育人实践积淀,在落实三维目标、开展三级课程教学中,总结提炼出“情境导入—对弈实践—复盘研讨—迁移应用”四步教学法。
在情境导入环节中,通过故事导入,在讲解国际象棋的起源、发展历史或某些特殊规则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对国际象棋的兴趣,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国际象棋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故事情景、动画演示或跨学科问题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不同的对弈场景,将国际象棋的战术应用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对实际棋局的能力。
在对弈实践环节中,利用小组讨论方式针对特定的棋局或战术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对弈互动练习中,在一步棋走出后,让学生互相解释自己的走法意图和对局面的判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对弈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复盘讨论,分析双方的优点和不足。
在复盘研讨环节中,分别从技术、心理、时间和创新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复盘。技术维度主要复盘招法选择的合理性,心理维度主要复盘决策时情绪状态,时间维度主要复盘用时分配的科学性,而创新维度则深度复盘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在研讨组织上,采用轮转研讨模式、红蓝军对抗辩论模式和专家连线远程点评模式。
在迁移应用环节中,通过设计不同项目的规划和实践,将棋局的思维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同时,设计“战报”写作,将棋局迁移语文的写作训练,设计“棋盘创作”项目,将棋局迁移运用与美术学科学习等。此外,也将棋局思维应用于生活迁移,通过设计生活场景将家庭场景棋局化,推动家校协同,强化家庭的时间管理,促进家庭和谐。
目前,学校的国际象棋课程育人“三维四步”教学模式已在重庆市内外20所学校进行推广,惠及师生3.5万余人,并建立了“国际象棋课程育人共同体”,形成了“赛事引领—宣传展示—学术交流—课程推介”四位一体的推广范式。
一是赛事引领,构建技能与素养双提升实践平台。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春期校内联赛和秋期“七彩”杯校际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提升实战能力的平台。二是宣传展示,塑造棋类文化品牌与价值传播矩阵。学校举办国际象棋主题文创设计大赛,增强学生荣誉感;三是学术交流,搭建国际象棋校际交流沟通桥梁。学校定期举办国际象棋教育论坛,积极交流学校国际象棋育人实践做法与成果。四是课程推介,发挥国际象棋课程育人示范作用。学校制定区域内学校统一的国际象棋课程大纲和标准,确保教学内容和质量的一致性。
学校通过国际象棋育人模式也撬动了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实现多维多元育人,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文明校园、重庆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等500余项市级及以上荣誉,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荣获市级及以上奖项万余人次。
这所长江之滨的小学,正以棋为媒,为新时代体教融合书写鲜活的样本。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