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AI赋能课堂教学创新 数据驱动核心素养落地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棋盘街小学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5-16 作者:王晓 饶喆 陈燕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AI技术正以智能引擎之姿重塑课堂生态。5月13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棋盘街小学聚焦“AI赋能学科教学”的创新实践,以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营养午餐》为载体,举办了一场兼具实践性与前瞻性的阶段性成果汇报与教学研讨活动。湖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雷刚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副局长罗荣武昌区电教中心主任章鑫武昌区电教中心主席杜燕等专家,现场见证了这一场创新实践。

数据驱动 重构数学课堂新样态

作为本次研讨活动的核心课例,四年级数学教师刘蕴欧执教的《营养午餐》课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数据驱动+智能交互”的新型教学场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营养搭配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课堂采用四阶递进模式推进教学课堂环节一是引入AI营养专家智能体,人机对话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二是小组合作开展套餐营养标准判断,调整膳食搭配,发展学生数感;环节三是“学生设计方案+AI智能检测”双线并行,助力课堂提质增效;环节四是AI生成智能投票系统,数据分析促进思维跃升。

刘蕴欧老师分享教学设计思路

立足新课标,围绕教学目标,知识线、课堂环节线、核心素养落实三线并进,构建一个完整且紧密的教学设计体系是我的核心理念。刘蕴欧在说课时强调。现场专家指出,本节课通过理解营养标准—自主配餐—智能检测—方案优化”的螺旋式探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据意识、应用意识渗透了模型思想,让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人机协同 释放教育新动能

这堂课通过人机对话,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特别是AI实时投票统计功能,为学生的深度思考赢得了宝贵时间。武昌区电教中心教研员黄春兰表示。

棋盘街小学所秉承的学生思考在前,AI辅助在后数智教学新理念,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体现。在配餐方案设计阶段,学生分组开展营养标准研讨;在数据验证环节,AI即时反馈营养成分数据;在方案优化阶段,系统自动生成营养统计数据辅助决策。利用AI技术构建人机协同学习生态,真正实现了“思维留白处,技术恰逢时”的专业赋能。

学生在课堂上使用DeepSeek生成的投票系统

在课堂投票环节,刘老师现场演示用DeepSeek开发生成一站式投票系统:学生通过平板端提交配餐方案后,系统自动生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进行营养指数排序,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在3分钟内完成。相比传统课堂,AI实时反馈与可视化分析使教学效能提升30%,极大地节省了课堂时间,优化了教学流程,为学生课堂拓展环节提供了更多深度思考和探索的可能

能在有限的40分钟内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在传统教学中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技术的合理应用释放了课堂新动能。”棋盘街小学电教处主任饶喆颇有感触。他回顾了学校在AI教育方面的探索历程,通过传统教学与AI赋能的课堂实践对比,生动展现AI赋能课堂教学的鲜活案例

生态重构 绘就智慧教育新图景

数字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变革是区域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之一,棋盘街小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武昌区电教中心主任章棋小AI赋能教学创新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作为区域智慧教育的先行探索者,武昌区棋盘街小学对“AI赋能学科教学”的研究已深耕两载有余,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学科的探索与实践之中。从“六大教育场景”的应用探究,到构建“技术感知—数据驱动— 精准施策”的课堂新生态,学校始终以省级课题《基于数字素养导向的“真体验・悦表达”课程实施策略研究》为抓手,着力探索AI技术驱动教育创新的实践路径,让技术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数字导师”,成为学生素养提升的“成长伙伴”,更成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共享引擎”。

人机协同的《营养午餐》学生小组活动

希望学校基于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探索超越知识传递的探究式学习,助力教学方式深度变革使教育生态从替代、优化迈向重构。雷刚教授对棋小智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殷切希望。

未来,武昌区棋盘街小学将继续有序推进学科教学新生态的探索与实践,让技术的理性与教育的温度同频共振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