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以“融汇·启程”为主题的2025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简称“南外高级中学”)首届国际教育日活动盛大举行。深圳市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世界名中学联盟(WLSA)美国基金会主席、美国大学理事会高等教育委员会前主席James Montoya,国内外教育组织、相关学校的领导、专家,以及南外高中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南外集团(深圳)·优才书院(香港)国际融合课程第二届学术年会
从学术年会到成果发布,从大学招生圆桌论坛到大学招生展会……一整天的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作为主办方的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借此平台充分展示了其国际教育特色与成就,并以多样化活动贯通中学与大学教育,助力学生与家长接触世界一流教育。
“国际教育日”是南外高级中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倾力打造的教育品牌。在上午举行的南外集团(深圳)·优才书院(香港)国际融合课程第二届学术年会上,南外高级中学“首届国际教育日”揭牌仪式拉开帷幕。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杨珺,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出国管理处(护照签证处)处长汤娟,深圳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魏晓亮,深圳市教育局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刘金英,香港优才(杨殷有娣)书院校长谭国伟,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南外高级中学校长梁明,南外集团总校长葛岩峰等,共同为首届国际教育日活动揭牌。
南外高中首届国际教育日活动揭牌现场
杨珺在致辞中分享了南山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和显著成果。她指出,南外高级中学作为区域教育国际化的标杆,一直以“与世界同行”的理念引领发展:从与香港优才书院共建深港教育合作新模式,到两届国际融合课程的成功实践;从承办首届深港国际融合课程学术年会,到成功获评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项目校……她希望南外高中继续发挥示范作用,在深港协同发展、课程本土化创新等方面探索“南山经验”,并呼吁各方共建跨文化教育共同体,以开放合作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外高级中学校长梁明在致辞中,系统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国际化实践,强调南外高中依托深圳湾的区位优势,秉持“像树一样成长”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心、世界眼”的国际化人才。梁明介绍,学校与香港优才书院深度协同创新,开设DSE课程,并与英国剑桥国际考评部共建国际融合A-Level课程体系,形成深港国际教育合作新范式。两年来,南外高中国际班学子在数学竞赛、科技创新、文体活动中屡获国际奖项,彰显硬核升学实力。
在主旨演讲环节,香港优才(杨殷有娣)书院校长谭国伟带来主题为“人工智能如何提升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的国际教育地位”的分享。香港学友社执行总监梁国成,带来主旨演讲“两地升学出路——掌握两地升学新趋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升学负责人杨洲博士,系统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办学特色及招生政策。
随后,南外高中DSE英语教师底欣然以新颖教学和互动,带来以“深圳欢迎您”为主题的公开课,展现南外国际教育特色,获领导专家一致好评。
活动中,南外国际课程及全球胜任力人才培育成果发布会同时举行。发布会涵盖三大主题:剑桥大学蔡坤亮解析A Level课程价值;学校发展处副主任庞宇分享国际课程成果,学校模拟联合国社团进行了展示;复旦大学曹玉骞和柳云虎,从文明互鉴和可持续发展视角探讨全球教育创新。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陈登福强调创新成果与可持续发展融合,期待南外探索教育新模式。
自2023年9月开设国际课程以来,南外高中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剑桥考点,获教育部人文交流特色项目支持,并与美国及加拿大顶尖学校开展合作。首届国际课程学生表现优秀,备受期待。
柳云虎代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协作项目委员会,授予南外高中“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识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南外高中被授予“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识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作为本次国际教育日的压轴环节,2025年WLSA大学升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巡展深圳专场在南外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办。
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育纪工委书记欧阳四波致辞,介绍了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优势,肯定了南外高中在产学研融合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表现。
WLSA美国基金会主席James Montoya高度评价深圳的教育创新,称赞南外“像树一样成长”的办学理念,强调跨文化理解和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性。WLSA代表介绍了联盟及其大学升学指导委员会,阐述了其促进全球顶尖中学与高校交流、支持学生国际升学的宗旨和作用。
本场活动重点大学招生圆桌论坛由美国波士顿大学副校长Kelly Walter主持,芝加哥大学、巴纳德学院、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等多位招生官,围绕美国高校申请流程、录取标准、文书撰写和奖学金申请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宝贵的升学指导。
谈及本次活动的初心,梁明指出,教育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而教育的核心在于“人”。南外高中通过构建涵盖国际教育与海外升学的“三驾马车”体系,旨在实现教育从分层走向分类,拓宽学生多元发展的空间。此次国际教育日活动不仅标志着南外深化国际教育合作的决心,更彰显了中国基础教育走向世界的生动实践,必将推动学校由“离世界最近”向积极融入全球教育格局的崭新阶段迈进。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