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尝试利用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教学时,大多会遭遇答非所问、信息冗余或准确性存疑的困扰。针对这一普遍痛点,学科网全国大型公益栏目《老师请开讲》学AI用AI系列第8期——《教师专属AI提问法:避免尬聊陷阱》,于7月3日正式开讲。
本期课程特邀深耕“AI+教育”融合实践、知名教育公众号“珠溪语文”技术运营负责人刘元举担任主讲,聚焦教师群体在使用AI工具过程中的核心挑战——提示词(Prompt)优化,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课程伊始,刘元举即对AI工具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了精准定位,“AI如同一位知识渊博但理解力有限的新手助教。这位助教在备课创新、教研支持及跨学科融合等方面潜力巨大,能提升教学效能。然而,作为AI应用的新手,常易陷入问题模糊、问题宏大及缺少背景信息三大提问陷阱,导致沟通低效甚至失效。”
刘元举老师在讲授“四步提问法”
针对上述痛点,刘元举总结提炼出易于教师掌握应用的“四步提问法”。该方法以“我是谁、啥背景、我要啥、咋体现”为核心口诀,逻辑清晰,便于记忆与实操。为加速教师上手并保障AI内容输出的精准度,课程深度结合教学实际,提供了覆盖多个高频应用场景的专属提问模板库。刘元举通过现场演示,详述模板使用规范与技巧,助力教师将方法论无缝融入日常教学实践。
课程进一步延伸至AI工具使用的安全与伦理层面。刘元举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系统归纳出四条关键“避坑指南”:确保信息准确性核查、加强个人及学生隐私保护、树立严谨的版权意识、坚持独立思考与判断。这些准则为教师安全、合规、负责任地驾驭AI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悉,该课程吸引了5000余名教师同时学习,在线互动氛围异常热烈。参课教师围绕讲师提出的核心问题踊跃提问并展开深度讨论,学习热情高涨,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提升AI应用能力的迫切需求。
从与AI的无效“尬聊”到实现高效沟通,其核心密钥在于提供清晰、具体且背景充分的指令信息。AI是强大的教学增效杠杆,而掌握科学的提问技巧则是发挥其潜能的关键。正如刘元举在课程总结中所强调,AI的目标绝非取代教师,而是解放教师的创造力,使其聚焦于更高价值的教学互动,“需要牢记的是,AI输出的质量,90%取决于你提问的质量。”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