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多工具协同赋能教学全场景 学科网讲座聚焦AI教学落地

发布时间:2025-07-21 作者:何生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如何让AI技术真正落地课堂、服务教学全流程,成为一线教师的迫切需求。近日,学科网《老师请开讲》“学AI用AI”系列讲座——“AI 实践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开讲。省市级课题主持人、长沙市骨干教师李进结合学科实践案例,系统解读AI工具在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路径,以“工具组合方法论”“全流程赋能”等独特视角,为全国教师呈现了一场实操性与思想性兼具AI教学盛宴。

据悉,本期讲座吸引了近6000名教师在线参与,互动区留言超 3000条。不少教师表示,讲座提供的“需求—步骤—效果”标准化方案,让AI技术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操作工具”。

讲座上,李进打破单一工具应用的局限,创新性提出“多工具协同赋能教学”的核心思路从备课到授课,从评价到管理,讲座覆盖教学全流程,每个场景都提供“拿来就能用”的解决方案。

备课环节,学科网AI小博士可自动生成教案、组卷、梳理知识点如输入“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系统能精准生成不同难度的补充例题课堂上,“中国风随机点名系统”“秦始皇3D对话视频” 等互动设计,让AI成为提升课堂吸引力的“神器”评价环节,AI不仅能自动批改作业,还能追踪学生错题率变化,为个性化辅导提供数据支撑。

讲座中,李进重点展示了学科网AI小博士一站式生成教案和课件“DeepSeek+Xmind一键生成思维导图”“豆包+即梦AI制作历史短视频”等24组AI工具组合,展示了工具协同的“1+1>2”效应。以历史教学为例,教师先用DeepSeek梳理“中国土地制度演变”核心脉络,再调用Xmind自动生成可视化时间轴,最后用Kimi将文本与图表整合成PPT,3步即可完成传统备课需2小时的工作。这种组合思维不仅降低了技术门槛,更拓展AI的应用边界。

李进展示教学运用AI存在的困境

“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李进在讲座中强调AI应用需坚守“服务教学本质”的底线。他提醒教师,使用AI生成史料时要验证出处,避免“AI幻觉”导致错误信息进入课堂;设计VR/AR教学场景时,需防止技术过度使用造成历史思维碎片化。这种“技术工具化”的辩证思维,让在场教师深刻认识到AI是“脚手架”而非“替代者”。

学科网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师请开讲》系列将持续聚焦教师真实需求,邀请更多像李进这样的实践型专家,用“案例说话”“工具落地”的方式,助力教师跨越技术鸿沟,让AI真正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利器,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向深向实发展。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