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依托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及产教融合共同体系统,以创新机制为引擎,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通过系统设计“双链驱动”治理机制、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创新“六融四阶”实施模式,实现教学与生产场景的无缝衔接,培育出大批兼具专业技能、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树立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标杆。
实施“双链驱动”校企合作治理机制。学校系统设计“管理链+服务链”的校企合作治理机制,以工单为纽带开发实施了基于课岗融合的“工单课程+车间课堂+双师导学+精准考评”四维生产性企业课程。学校创新性提出并践行“六融四阶”特色学徒制实施模式,解决校企合作学徒制合作模式表层化、碎片化,流于形式的问题。“管理链+服务链”实行决策层、执行层及监督层的三层管理链机制,以及“校企共享资源清单”与“校企需求清单”的服务链对接。
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实施现代学徒制12年以来,学校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联合构建现代学徒制运行平台。实行“校企八个共同建设”,即校企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及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等,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分工合作、协同发展,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
实践“六融四阶”特色学徒制实施模式。学校创新性构建“六融四阶”特色学徒制实施模式,通过导师、环境、内容、流程、管理与评价“六融通”,实现校企资源贯通与生态重构;依托“认知筑基—双轨赋能—实岗砺能—多元发展”四阶段路径,实施“1+1+0.5+0.5”四阶段的学习安排,系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该模式推动了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质量共控”的深度合作,有效促进教学与生产融合。
“六融四阶”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学生到梧州住电汽车线束有限公司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
实行“两个每周、两个每天”管理模式。“两个每周”即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于每周一进企业,通过开校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每周安排班主任进驻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两个每天”即学校安排一名专职教师24小时驻守企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天安排文化课教师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到企业上课,保障学生文化素养与专业基础的同步提升。
学校及企业代表参观现代学徒制基地
自实施现代学徒制以来,学校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共建管理制度、双导师队伍与实践教学基地,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工匠素养。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职业证书通过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显著提升,相关教学研究亦获重点立项并持续推进。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