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地携手 以职教力量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9 作者:邓勇 韦翠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激活县域经济活力的重要路径。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规模最大的职业学校,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动扛起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将办学方向与桂平市农文旅融合战略深度绑定,通过特色育人模式为县域产业升级、乡村增收、文化传承注入职教动能,校地协同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赋能产业升级:从技术帮扶到标准共建

在桂平西山茶产业发展进程中,学校的技术团队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的“旅+”服务团队,深入乡镇田间地头、企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累计服务112次,帮助20家旅游及相关企业解决产品研发、营销策划、运营管理等关键问题62个,为企业增收扫清障碍。

除了精准技术帮扶,学校还深度参与产业标准建设,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制定西山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及栽培技术规程,为西山茶的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设计的西山茶包装盒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助力产品提升品牌形象。这些举措不仅推动西山茶产业提质增效,也为社坡腐竹、麻垌荔枝等特色农产品的“文旅+”转型提供经验借鉴,帮助传统产业拓展旅游消费场景。

学校还积极发挥平台优势,为产业发展培育后备力量。学校承办桂平市农民工技能大赛3次,并承担2024年第一届桂平市乡村振兴技能大赛暨第八届农民工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为行业选拔优秀技能人才搭建舞台;同时为赛事提供技术支持与设备保障,推动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行业氛围。

助力乡村增收:从技能培训到创业引领

“掌握一门技能,就能打开一扇致富门。”这是学校开展乡村技能培训的初衷。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学校面向贫困户开展旅游服务、电子商务、餐饮烹饪等技能培训200多场次,覆盖6000余人次,帮助许多村民实现从体力型到技能型的转变,顺利走上就业岗位。同时,学校承接农业局、人社局等部门委托的培训班86期,累计培训超1万人次,涵盖前厅服务、茶艺、西式面点、电商运营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当地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

在培养就业人才的同时,学校更注重激发创业活力,一批毕业生返乡创业成为带动乡村增收的领头雁。毕业生颜旭辉创办农业科技公司,通过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年销售额达千万元,帮助众多农户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韦玮燕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创办“酒娘小舍”农家乐,凭借特色餐饮与优质服务成为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既带动当地农特产品消费,又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随着服务能力的提升,学校社会服务收入稳步增长,从2014年的100多万元增至2025年的1000多万元,实现了公益服务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动文化传承:从课程育人到品牌传播

文化是农文旅融合的灵魂,校始终将本土文化传承融入育人全过程。学校深挖金田起义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程与专业教学;系统梳理西山茶制作技艺这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特点,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习技艺的同时理解文化内涵。这种“课程+文化”的育人模式,培养了一批既懂专业技能又兼具文化素养的人才,为本土文化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师生还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实践活动,主动投身桂平市佛荔村乡村旅游策划与运营,凭借专业能力丰富乡村旅游内容、提升服务品质。佛荔村乡村旅游活动不仅打响了乡村旅游品牌,也让桂平本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如今,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校地协同模式得到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广泛认可。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地方产业的合作,不断优化育人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打造职教赋能乡村振兴的样板,为桂平市农文旅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