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长沙航院:探索教材开发之路 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5-09-23 作者:乐乐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多年来,湖南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长沙航院”)以课程建设与教材改革为双轮驱动,探索出一条课材共生、机制护航、辐射共赢的新形态教材开发之路不仅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更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样本。

课材共生推动“金课”与新形态教材同频共振

长沙航院始终坚持教材开发与课程建设同频共振,形成课程探索先行、教材固化成果的良性循环,让教材扎根教学实践土壤,激活人才培养内驱力。

早在“十三五”期间,学院就前瞻性地启动120门院级特色课程建设,涵盖教学做一体、闯关课程、MOOC等多元形态。其中,30“教学做一体”课程直接推动了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雏形开发,20门MOOC课程为教材数字化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这种课程与教材同步探索的模式,确保了教材内容始终源于教学实践,又反哺教学创新。

2022年学院启动的“金课”建设项目,将课材协同推向纵深。学院构建“教学院部—校—省—国家”四级培育体系,58门院级、29门校级、18门省级“金课”与新形态教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飞机维修手册与文件的使用》为例,其配套教材严格遵循课程“虚实结合、岗课赛证融通”理念,将虚拟仿真操作流程、行业标准解读、技能竞赛考点有机融入,实现“一课一材、材随课进”,让教材成为连接课堂与岗位的重要纽带。

截至目前,学院74门MOOC课程全部配套数字化教材资源包,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有39门形成“纸质教材+在线资源”的立体化体系,5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教材均入选省级以上优质教材名单。在课材协同效应下,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

机制护航全链条制度体系保障长效发展

长沙航院以制度建设为根基,通过构建覆盖全流程的规范体系与培育机制,为教材服务人才培养的长效性保驾护航。

在制度建设方面,学院先后出台《教材建设规划(20182020年)》《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构建起从开发立项、编写审定到动态更新的全流程规范。其中“三审三校”制度尤为关键: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内容审订,确保新技术、新工艺及时纳入教材;思政教师介入价值引领审核,强化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行业协会专家进行适用性评估,保证教材内容与岗位标准无缝对接。

在内部推广与教师培养层面,学院通过三级教研活动、专题讲座、名师工坊等载体,让新形态教材开发经验在教师群体中深度渗透。2016年以来,依托名师、大师工作室,学院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带动开发出航空维修类新形态系列教材,其中14本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这种“制度规范+内生驱动”的机制,既保证了教材开发的严谨性,又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活力,使教材更新周期从传统的3年至5年缩短至1年至2年,有效应对了航空产业技术快速迭代的挑战,为人才培养持续输送新鲜养分。

长沙航院乐乐教授作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专题报告

辐射共赢:实现教育与产业领域双向赋能

长沙航院的新形态教材开发成果突破校园边界实现多维辐射,在教育与产业领域双向赋能,彰显出多元社会效益。在教育领域,其教材成果已被广泛推广应用。空军航空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5所院校将其作为本专科教材,《民用航空飞机维修手册应用》等教材的配套在线资源被39所院校选用。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借鉴其教材模式后,教材与企业岗位标准的匹配度提升40%,有效推动了区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产业领域,教材成果的延伸应用同样成效显著。多本航空维修类教材被纳入海南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新进员工培训体。据海南航空技术有限公司附件修理事业部负责人介绍,采用长沙航院教材后,新员工上岗培训周期缩短20%,技能考核通过率提高15%,实现了“教育标准—产业需求”的协同衔接,生动体现了新形态教材服务产业发展的价值。

与教育出版社签约推动新形态教材开发

长沙航院的实践揭示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发展逻辑:以课程改革为牵引,让教材扎根教学实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让教材紧跟时代步伐;以开放共享为路径,让教材彰显类型教育价值。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