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盾 通讯员 宋贵林)近日,在第十三届乳源瑶族“十月朝”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上,广东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雕子塘新村等村村民组成的“金鸪鸪”瑶乡文艺宣讲队,用山歌、舞蹈等形式将国家的新政策唱出来、舞出来。
“为乡村文化振兴出一份力,我们地方高校责无旁贷。”韶关学院党委书记孔云龙介绍说,该校选拔优秀师生组建“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志愿者服务队,帮助乳源县各镇村组建“金鸪鸪”文艺宣讲队,培养文艺骨干,提升“造血”功能。同时,学校还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帮各村挖掘、创作或提升一批乡村文艺精品节目,让这些作品既“见思想、见精神”又通俗易懂。
“以前想学新舞蹈,只能跟着视频学,现在韶关学院的老师每个周末来村里指导。”在韶关学院专业教师指导下,雕子塘新村“金鸪鸪”瑶乡文艺宣讲队队员赵小芳和队员自编自导的广场舞《爱我中华》,在县里“唱响新时代·舞出新风采”农村广场舞大赛中,夺得第一名。
韶关学院校长廖益表示,韶关学院志愿服务队通过“宣讲+文艺”相结合的形式,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以更贴近生活、实际、群众的方式创作出来、表演出去。这有力促进了瑶乡民族舞蹈与新时代文明新风相结合,老百姓不但愿意听、愿意看,而且听得懂、看得懂。在学校师生们不断努力下,《美丽瑶乡奔小康》等一批新时代瑶乡文艺新作品被搬上了舞台。
“以前吃完饭,大家不是看电视就是打牌,张家长李家短,容易生出是非。”乳源县云门村委委员何春华欣喜地发现,韶关学院志愿服务队的到来,提升了乡风文明,“现在跳舞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村民的精气神都变了”。
目前,韶关学院志愿服务队已深入乳源县9个乡镇的19个新时代文实践所(站),开展150多次帮扶排练活动。该志愿队还帮助县内25支“金鸪鸪”瑶乡文艺队创作或提升节目,培训百余名文艺骨干,培训346人次文艺宣传队成员。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