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李希贵:设计"双赢"的STEM教育课程

建构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8-03-16 作者:李希贵 来源:

  人类的文明,事实上就是教育和技术的赛跑。当我们的教育能够赶上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就会比较顺畅,氛围就会比较祥和,大家比较淡定。但是当有一天技术带来迅猛发展,出现了重大突破、带来了重大进步的时候,这是一个好现象,对教育来说却带来重大挑战。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经过什么样的教育来应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心中没数,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社会焦虑。   当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出现,这一轮的挑战远远超出过去蒸汽机和电动机的进步。怎么应对不确定的明天?该怎么办?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在未来?   这些年的教育改革探索,我体会到:教育、教学的“最后一公里”都落在了教师身上,落在了课堂里。教师教育正面临着两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人才观要重新定义。过去把孩子一分为二,一部分文科,一部分理科。今天当我们把学科整合教学在学校里形成学习方式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路径,我们要怎么来衡量、评价、看待我们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真正的人才?第二个挑战,就是教育路径依赖。现如今,在建设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特别需要那些在某一些领域有个性、有专业甚至要痴迷于这个方向的创新人才。那么,问题来了。教育、教学的“最后一公里”,要求每一位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跨学科整合教育,他们不仅要负责学科教学,还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课程体系的重塑,形成一种新的学习系统,从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开始,让教师为学生提供评估量表、准备资源包、搭建脚手架、提供工具箱,给学生体验的课堂,为了学生的学习本身,与学生共同设计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创造师生更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空间,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他自己,发现他自己,唤醒他自己,最终成为他自己。   记得哈佛大学一位教授说过:“Development VS Progress?”意思是:发展和进展是两个概念。按部就班是事物的发展,但事物的进展就必须考虑效率和资源。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这个“内部装修”,最重要的是在课程改革上,怎么创造条件,做好引导工作,通过从“为了学科”走向“为了学习”的重要转变,重塑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思考着和创新者。   STEM教育在全球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正好契合了学校教育箭在弦上的课程变革——如何建立“教与学”的新体系和新标准?今天的学校教育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内容?如何获得社会技能和领导力?如何培养终身学习的成长型思维?   在课程改革的种种模式中,STEM教育应该是一种包容性最强、最适合整合其他学科的工具。STEM跨学科课程可以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创意写作,整合大型活动,整合家校社区,整合环境生态……无论是以STEM教育为入口而改变的学习方式,还是以STEM教育为抓手而带动的课程变革,它带来的是学习内容的更新、学习过程的再构和思维模式的重塑。STEM教育更多时候像是在开辟一条连接未来的通道,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教师影响着学生,同样,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学生促进着教师。可以说,教师思维有多高,课程改革就有多快,学生成就就有多大。   2016年,我向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领导推荐了这本书。没想到,他们很快引进翻译并准备出版。当排版好的书稿放到我眼前时,我确实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书中详细的教学案例,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正好是当今国内STEM教育开展中教师所缺乏的优质课程资源。尤其是书中展现的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更是对我国课程改革的进展,给予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听一个故事,有细节才有感染力;求证一个事实,有细节才有说服力。教育教学更是如此。一个教学模式的提出,假如仅仅是程序性行为的呈现、模式由几个环节构成,而没有各环节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没有具体展示模式运行的细节行为,就很难被他人接纳,走进教师的心里。这本书可贵在,对教学课堂中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教学设计细节和资料,让教师拿来即用。比如,提供了课堂教学设计目标,教学材料工具,PPT呈现形式,课前简介、课前接受挑战的心理报备,头脑风暴和讨论提出理论和设想,每个课时具体到分阶段教学的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步骤、实验记录、数据计算表,练习创意写作、技术写作、科幻写作的方法,总结归纳,数据分析,评估表,适应性活动游戏,名家名言和观点,教师阅读材料,课外探究作业……   通过这本书,中小学教师在充分学习研究并直接运用教学案例后,明白如何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整合功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成效。如果教师再举一反三,拓展到更多领域,还可以形成成长型思维方式。可以说,拥有了这种思维方式的老师,就是打开了课改甚至人生的成功密码。当然,我也期待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基础上,打造出属于自己的STEM教育的全新课程资源。   一直以来,我坚信:“当你为了学生,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让我们共勉!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李希贵   2017年11月30日 于北京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