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积极统筹区域资源 有效推动学前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18 作者:北京市昌平区教委 来源:教育部网站

积极统筹区域资源 有效推动学前发展

北京市昌平区教委

目前,昌平区共有幼儿园和社区办园点177所,在园幼儿近4万名。昌平区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把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我区认真落实了第一期、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学前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区学前教育底子薄、欠账多,还有亟需改善的地方。

第一,重点区域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这两个地区位于海淀和朝阳的交界处,是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两个大型居住区,简称回天地区。该地区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很快、很好的解决了“住有所居”的民生难题,承担了一部分市区人口疏解任务。随着人口增长迅速,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逐步凸显,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是重要矛盾之一。

第二,普惠性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入园需求。由于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该地区普惠性幼儿园的学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近年来本区人口增长速度带来的入园需求。

为了解决以上凸显的矛盾,我区加大力度改善和发展学前教育。自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来,主要以民生实事工程为切入点,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学前教育:

一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从根本上缓解“入园难”。2018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增加学位2250个;以社区办园点等形式提供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服务。目前,常住人口的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2019年将新增6所幼儿园,增加学位2300个;实施《回天三年行动计划》,针对“回天地区”入园矛盾,开工建设8所幼儿园。

二是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提高普惠率。2018年所有移交给教委并已注册的幼儿园,全部于同年9月完成了转普工作;同时,在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完成了天通苑教育配套10所幼儿园移交整改工作,于去年11月全部实施普惠性收费。园所保教费由原来的每月2000-6800元不等,降到了每月600-750元,使老百姓真正体会到获得感。至此,全区普惠性幼儿园116所,普惠率74%。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此外,为保证普惠性幼儿园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保证质量,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每生每月给予1000元补助,其日常运行支出以外的房租、一次性大型设备购置更新和大型园舍修缮的具体支持政策均由财政局、区教委结合实际研究落实。

2019年,我区将进一步加强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一方面由职能部门牵头开展小区配套园的专项治理,针对有问题的配套幼儿园开展专项整改;另一方面扶持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园,努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规模和占比。

三是优化学前教育结构,统筹资源均衡发展。截止2018年,昌平区引进了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即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棉花胡同幼儿园、北京市第六幼儿园等6所名校名园办幼儿园。2019年,引进清华大学附属学校资源,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新开办两所优质幼儿园,拟定于今年九月开园。另外,昌平区有北京市市级示范幼儿园8所,市一级一类幼儿园36所,优质教育资源占比37%。为充分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我区采用名园办分园形式,补充个别区域公办园数量少的问题,例如:北七家地区九月增加3所公办幼儿园。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我区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2018年按照市教委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各类型幼儿园教职工的全覆盖培训,并组织了全区幼儿园教职工培训成果展示,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我们也利用市区和本土优质资源建立城镇与农村、公办与民办的手拉手帮扶关系,实现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带动园所共同发展。另外,昌平区政府为解决公办幼儿园编制不足的问题,委托第三方,将公办园当中的保育、后勤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畴。为保证这些非在编教师能够享有与在编教师同等的福利待遇,政府拨款支付教师工资和培训费用,与同期新入职在编教师工资持平。

2019年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效提升,区教委制订了昌平区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计划,以“每月一训”的形式,开展幼儿园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的分层培训。同时,我区将继续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对在岗保教人员发放长期从教津贴。昌平区教委也将通过审计、日常督查等方式进行监管。

五是完善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我们采取专职督查和责任督学“我走了他来、他走了我跟”的交替方式,每月两次督查督导,将督查、督导结果与幼儿园年检考核挂钩,与办园质量评估相结合,与学年绩效评价挂钩,督查结果作为实时动态监管的重要依据。在此过程中,多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很好地形成了对学前教育监管的坚强力量。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