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站位有高度 执行有力度 接待有温度 文化有厚度

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手工制茶大赛

发布时间:2019-06-03 作者:三峡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柏学 通讯员 杨威 杨成华 刘晓帆 来源:三峡晚报


站位有高度 执行有力度 接待有温度 文化有厚度

五峰成功承办国家级技能大赛

3.jpg

“请来太阳,邀来月亮,我们相聚,魅力茶乡。青山眺望,绿水吟唱,那是我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5月18日清晨,细雨霏霏,茶香凝珠。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职教校园150余名师生边舞边歌,唱起了《相聚茶乡》茶操主题曲,歌声萦绕,云雾同韵。

而在一个星期以后的5月25日,全国职业院校手工制茶大赛在五峰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100多名中职院校手工制茶“精英”同场竞技,展现传统手工制茶的魅力,展示现代中职学生的风采。

自从今年4月15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明确由五峰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手工制茶赛项以来,五峰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筹办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经过激烈的角逐和层层选拔,这一国家级技能大赛于5月26日晚圆满落幕。

手工制茶国赛首度花落五峰

五峰承办此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是由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前期申报、答辩等环节,最终由全国大赛办审核通过,成功立项举行。

承办手工制茶国赛,既是五峰民族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盛大喜事,更是推进“茶教与茶旅、茶产业、茶文化”融合发展、全力助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充分将教育“扶贫与扶智”“产教研学旅”融合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按照“精彩、专业、安全、廉洁”办赛要求,五峰县委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推进大赛成果转化,着力做实教育扶贫文章,着力拓宽茶产业发展路子。为此,五峰教育系统专门抽调200多名师生,一一对接赛事的接待、后勤、安全、现场、志愿服务等工作,全程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专家、裁判及各地各县市代表队的交口称赞,展示了五峰教育人勤业敬业的良好精神风貌。

“大赛分手工制茶现场实操和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两个环节,分别占比赛总成绩90%和10%。”据全国职业院校手工制茶大赛办主任介绍,全国职业院校手工制茶国赛已举办3届。与以往不同,此次是首次走出贵州在五峰举办。

此外,本届大赛在竞赛内容上创新设置“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竞技”,在文化传承上原创编制了源于制茶技法的“茶韵健身茶操”和《相聚茶乡》主题歌曲,在赛项成果转化上首次倡导成立“全国职业教育茶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为五峰茶专业、茶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致力建设高素质的茶产业工人队伍。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与五峰教育局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全国职业教育茶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战略共建协议书。

大赛以精细化的组织、保姆式的点对点服务和无缝隙的对接为全体参赛选手营造了公平、公正、舒适的比赛环境。赛后,赛项执委会评价五峰举办了一届“站位有高度、执行有力度、接待有温度、文化有厚度”的高水平精品赛事;精彩的大赛,丰硕的成果,也为下届手工制茶国赛举办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名茶之乡茶旅深度融合

峡州山南出好茶。被誉为“宜昌后花园”的五峰地处北纬30°,群山环抱,植被丰茂,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了以“五峰绿茶”“五峰宜红茶”“采花毛尖”为代表的系列优质名茶。不仅茶叶产量和产值位居全国产茶县市前列,茶叶品质和品牌更是有口皆碑。

近年来,茶旅融合理念不断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新型产业模式。茶旅融合不是两个产业的简单结合,而是以茶为主题、以茶基地为载体、以旅游为内容、以市场为动力,将茶园建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实现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茶旅产品一体化。

茶旅一体化是茶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是围绕茶主题、依托茶资源,以茶基地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体验为核心内容,将旅游体验茶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茶旅经济链。助推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是带动茶乡人民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有效手段。

五峰在茶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共建起生态茶园21.9万亩,年产茶2.29万吨,茶叶农业产值达9.59亿元。2009年至今,连续9年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并先后获得“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荣誉,2017年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旅之乡”称号,2018年4月,首届中国茶旅大会在五峰召开,县城渔洋关镇再获“世界茶旅古镇”美誉。

以赛促教提升竞争力乡村振兴拉开新序幕

据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举办以来,对弘扬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引导传统手工制茶向“绿色、健康、创新”的方向发展,培养茶叶加工高技能人才,促进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五峰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不仅充分展示了五峰的淳朴民风,展示了浓郁的土家风情,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影响力,提升了茶产业综合竞争力,让更多的人心系茶乡、走进五峰、了解五峰。

五峰是一个古老的茶叶产区。早在西晋时期的《荆州土地记》中就有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据考证,“武陵七县”即包含现今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茶叶种植、加工历史悠久,名优茶采摘、制作技艺精湛,采、摊、炒、揉、炕工艺讲究,距今已有150年历史。

除提练茶操、推广茶文化外,本次大赛以行业产业复合化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协调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为核心,在比赛中首次设置了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竞技模块,对传统赛项设置思路进行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开创了整体考核参赛选手技能水平和职业综合素质的新尝试,使参赛选手由一产视角延伸至三产视角,学会反思意识,站在消费者维度,并用专业技术技能去审评质量,从而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极大促进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目前,五峰已形成以柴埠溪、后河、青岗岭等景区为龙头,以乡村茶旅游为载体的发展格局。生态茶园徒步、摄影、采茶制茶、茶事民俗休闲体验等多种自助游正成为五峰茶乡旅游新亮点。同时茶旅研学正在兴起,即通过充分挖掘五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茶旅文化三大特色为内容的研学课程开发,打造精品课程、精品线路、精致服务,吸引县域外中小学生到五峰开展研学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有机融合,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于此,在助推产业方面,5月26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旅专业委员会会同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了“全国茶旅研学暨茶产业与茶教育融合发展研讨会”。全国高层茶教育、茶产业、茶文化专家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对策。

2009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五峰发现一条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茶道,被称为湖北“十大新发现”之一。五峰古茶道绵延数百公里,是中俄万里茶道的重要茶源地,是湘鄂边茶区连接中俄蒙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令人惊喜的是,5月25日-27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五峰召开了“第二届中国茶旅大会暨2019五峰茶产业扶贫对接会”,使赛期“茶事”活动更加盛况空前。

大赛为媒,茶为新娘,产为嫁衣。众多国家级茶叶赛事和活动齐聚五峰,拉开了五峰土家茶乡教育扶贫、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新序幕,将有助于五峰推进产业大融合,打造生态茶叶链,加快建设辐射湖北、湖南、云南、贵州乃至整个武陵山地区的西南茶叶交易市场,逐步形成集区域物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出口加工、主题公园、特色小镇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融合发展大格局,用3到5年时间,实现茶业总产值60亿元以上。(三峡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柏学 通讯员 杨威 杨成华 刘晓帆)

图片来源于五峰县委宣传部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