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吴爱芝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是促进北京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抓手。北京坚持“10+3”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落地,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高技术新产业推动北京经济快速发展,但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有待进一步培育。为此,应努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协同,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支撑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思路。

关键词:科技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策略

2017年12月,北京市根据党的十九大发展要求,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提升发展水平为根本要求,以创新驱动为导向,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十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并分别编制指导意见。本研究立足于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给出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立足首都功能定位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坚持“10+3”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落地,推动“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

1.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北京市2016年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2017年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以及2018年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时,高校在医药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等重点发展领域不断产生代表性获奖成果,推动高精尖产业加速发展。例如:梅宏院士的“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项目,消除系统源码、数据库表、后台权限、原开发团队等“白盒”依赖,提出颠覆式互操作技术途径—“黑盒”思路,发明了人机协同的互操作接口自动化生成方法。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不断上升。

2.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索罗(Solow,1957年)把科技进步作为外生变量从生产函数中分离出来,认为总产出是由劳动量投入、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三大方面组成[1],之后众多学者也意识到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并开始不断深入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影响。过去二十年,北京地区经济增长最大的推动力从资本转向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重要[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在《临床医学科技创新与转化》的主题演讲报告中提出,科技创新给医疗事业带来新的机遇,3D打印、移动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行业不仅改善患者就医服务体验,而且还大幅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和市民健康成本,社会整体效益也不断提高。

3.高技术新产业推动北京经济快速发展。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新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新经济实现产业增加值4,707.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在1/3左右,且增速高于GDP增速。规模以上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业、软件开发服务业企业收入分别增长32.8%、83.6%和22.4%;智能产品、高技术产品生产增长较快,智能电视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倍和26.5%[3]。与此同时,北京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将高技术产业的成果和专利在北京16区实现就地转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投资聚焦高精尖项目,77.6%的内外资项目投资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产业等开发区主导产业[4]。

4.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有待培育。尽管北京的科技创新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但在创新链、产业链、功能链等方面的合作融合仍不够充分,科技创新资源对地区技术转移及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辐射能力依然有限。由于北京所处的京津冀区域内部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链条及产业集群不多,在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业等“高精尖”产业的产业链延伸方面还比较欠缺。虽然部分“高精尖”产业已经嵌入国际产业供应链,但尚未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以本地企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区域完整产业链及创新链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化创新产业集群。

未来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1.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协同,增强“高精尖”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同时肩负着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任,首都北京理应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策源地和示范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发动机,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协同的“双链”融合已成为上海高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战略[5]。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融合,逻辑在于技术创新催生产业发展,然后两者相互促进;另一种是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融合,逻辑在于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加入技术创新,然后实现相互促进和融合。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链关键环节与核心领域大多数还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里,“高精尖”产业要实现快速而健康的发展,有赖于众多创新要素的相互协作与相互促进,不仅要将一系列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到“高精尖”产业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领域的研发环节,而且还应提高产业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和再转化能力,不断提高“高精尖”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2.依托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纽约、东京、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表明:大都市的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应在其周边比较大的空间尺度进行产业分工与统筹规划,借助一定规模范围的地域空间位载体,不断实现现代高端产业的培育、成长和发展。依据发展历程,国际科技创新城市的发展有四种类型:“综合型+集中型”“综合型+分散型”“专业型+集中型”“专业型+分散型”。其中,“综合型+分散型”的代表性城市是伦敦、东京。北京与伦敦、东京均为首都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其发展离不开周边的首都区域。因此,“综合型+分散型”的发展模式也是北京未来科技中心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北京“高精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在京津冀地区寻求合理的功能布局,促进和带动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与结构升级[6]。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在构建产业合作机制、引导重大项目布局、共建产业园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伴随着北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7],北京“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周边天津与河北地区的强有力支撑。同时,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涉及到包括科技成果应用在内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产业模式上不仅仅有基础研究,而且还承担原始创新、高技术研发以及建设企业研发总部基地的重任。从“高精尖”产业的空间布局上而言,建设北京科技创新中心除了要在“三城一区”的科技创新主平台进行发展与建造,还应依托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在整个京津冀区域进行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统筹。

3.科技创新支撑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北京要建设“高精尖”经济结构,应明确科技创新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作用。针对“高精尖”产业链中的发现、发明以及发展三个环节的具体任务,进一步集聚和高效利用科技创新资源,拓展技术发展深度,打造高技术产业链,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科技成果对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再提升,从而形成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手段,促进北京科技与“高精尖”产业发展紧密融合,提升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高端化城市品质,落实科技创新链条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落地、形成“高精尖”产业集聚,最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双赢,建设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

4.宏观布局和微观落实“高精尖”产业发展。目前,北京市已经就十大“高精尖”产业的区域布局、发展方向和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从土地、财政和人才等方面给出政策支持,未来应该从宏观上进行全面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区域布局,依托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怀柔科学城,建立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示范区,壮大发展科技服务业,巩固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着力推动智能装备快速发展,夯实壮大医药健康产业,重点培育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一是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行业: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产业。应借助先发优势和发展动能,占据全球发展的前沿领域。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团体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项目,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建立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服务体系,完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鼓励国外人工智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京设立基础研究院和研发中心,建立一批专业化、开放化的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以及跨区域人工智能创新资源服务平台。

二是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地位的行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缺芯少魂”问题,北京要建设软件“强基”工程;推动基础软件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面向新型智能硬件的基础软件平台。支持国际顶尖研发机构、跨国医药企业研发中心在北京设立总部,资助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甚至是国外研究中心联合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开放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支持医药创业孵化器、实验动物服务平台、医学工程转化中心等建设;面向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创建一批医疗产业创新中心、高精尖设计中心等创新载体。依托亦庄、 顺义和房山三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推动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平台开发及新能源汽车全新平台产品开发,推动传统自主品牌汽车向智能网联化、电动化方向转型升级。

三是内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行业:智能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科技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北京在这几个行业中已经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研发优势,既包括传统行业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兴产业的高端部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应借助当前政策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高端环节,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及核心装备研制,提升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的产业化能力,推动自主品牌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加强各行业发展的智能化、低碳化,建立北京“高精尖”产业集群。(作者:吴爱芝,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LJC009)资助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Solow R 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312-320.

[2]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经济增长及结构特点分析[EB/OL].(2015-06-22)[2019-03-25].http://kw.beijing.gov.cn/art/2015/6/22/art_982_43501.html.

[3]斯峒.高技术新产业引领北京新经济[N].中国科学报,2018-08-16(8).

[4]孙奇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吸引投资近千亿美元 亦庄成北京高精尖主阵地[N].北京日报,2018-07-24(3). 

[5]朱瑞博.“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7):94-106.

[6]吴爱芝,李国平.北京: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J].北京规划建设,2017(1):11-15.

[7]李国平.2019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99-121.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