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 突出学科核心素养 新增学业质量标准

高中新课改增强课程育人功能

发布时间:2019-06-20 作者:记者 万玉凤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6月20日讯 (记者  万玉凤) 今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表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订工作已经基本结束,2017年底正式印发了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修订后的20个课程标准,目前普通高中政治、语文、历史教材编写审查工作基本结束,除了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之外的高中其他十几个学科修订后的教材已经发布目录。

申继亮表示,这一次普通高中课程教材的修订,不仅对内容进行了更新调整,同时对课程的结构也进行了优化。这次课程结构优化突出一个重点,就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归结起来,结构优化、重点突出表现在课程的可选择性有所增加,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

申继亮介绍说,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功能的第一个措施,就是突破以往课程目标的表述,重新界定课程目标,使得课程的育人目标和要求更加具体化、更加细化,聚焦人的发展,与教师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联系更为紧密。具体而言,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结合学科特点融入到课程教材里,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培养的要求体现在课程教材里。教育部组织专家首先研究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学科特点,提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各个学科的基本育人价值,包括三个要点,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在学业质量标准方面,教育部明确每一门课程到底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对于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价,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更多关注学生素养的养成,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不仅有助于规范教学,也为考试命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依据。所有教材的编写,教学实施建议,考试命题建议等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达成学业质量要求而设计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新的课程进一步强化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据了解,配合高中课程修订,2017年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作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要修的必修课,在高中课程里,综合实践活动学分是14学分,占毕业学分要求的近1/10。

申继亮表示,育人模式改革不仅仅是简单地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更主要的还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机制和途径。所以,这次新课程修订以后,特别强调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来推动整个育人模式的改革。有了综合实践活动,有了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新修订课程的育人理念,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有可能使得育人模式改革取得真正的实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