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学中学如何选苗育苗

——对话2019年高校直通车7位访谈嘉宾

发布时间:2019-06-24 作者:《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唐景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居于龙头地位。大学和中学怎样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政府与学校、考试招生与人才培养、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怎样联动推进?

日前,部分大学校长、招办主任和中学校长应邀来到中国教育报刊社2019年高校直通车直播访谈节目,本刊记者作为主持人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中国农业大学附中校长王军、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辛向仁、陕西师范大学附中校长冯军、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王琳媛、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招生工作处处长王福、湖北宜昌一中校长付全新等7位嘉宾,共同探讨大学和中学如何选苗育苗这一话题。

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从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来,上海、浙江率先实行了新高考,2017年,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2018年,17个省份开启改革进程。2019年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实施方案。大学和中学怎样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辛向仁: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键词就是破除“一考定终身”、破除“唯分数论”,实施不分文理、选课走班、分类考试,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14省市改革方案的出台,已基本形成了学生选考、高校选科和国家选才的模式。新高考背景下,做好高校与中学的人才培养衔接工作,对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招生考试改革实现高中与高校的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重点是“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则是考生在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一方面对于学生如何选考科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科目的组合,兴趣特长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中学而言,指导学生如何选科目就成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就是高校如何设置选考科目。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根据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选考科目。

冯军:2014年新高考启动,力图破解原来存在的如一考定终生、唯分论等问题,从而促进人才成长,推动科学选才。现阶段高考评价体系主要概括为“一核四层四翼”,“一核”即高考的考查目标,就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从这个方面来讲,高考向上要对接大学的选才,选择什么样的人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讲,高考引导着中学的教育教学,那么高考改革自然需要高校、高中积极关注、参与、推动。从选才和育人来讲,我想实际上还是一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立德树人的落实问题,从这个层面看,高校、高中都必须将责任承担起来,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说高校、高中处于不同的阶段而已,所以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衔接、协同育人。从高中来讲,必须主动对接高校,我们需要伸长脖子抬起头,看一看高校到底需要怎么样的生源,怎么样的人才,明晰培养目标;高校也需要俯下身子弯下腰,及时、主动地给予中学明确地指引,并能够提供相应的帮助。

王军:教育部要求,要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怎样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怎样避免有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一些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我认为,大学的本科教育是高中教育的持续发展,是立德树人的又一重要阶段,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课程的选择与修习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业水平、核心素养都反过来会影响学生大学的继续学习。我们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大中小学联动机制。对于学生的关键课程设置、职业规划,整体学业修习计划统筹思考,科学规划,逐步实施。尤其要重点研究衔接过渡,使之一体化发展。

建立多样化衔接机制

《中国高等教育》: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中,不能以“选拔”代替“衔接”。大学和高中的关系如何从“选拔”变为“共生”,建立多样化、差异化、低重心衔接机制?

辛向仁: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发展。高校要对选择权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优化人才选拔标准。同时,高校要认真研究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研究问题,及时调整选考科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内容。进一步推动考试招生与人才培养的联动,高中与高校的联动。

作为师范类大学,我们和中学有天然的紧密的合作,在学生协同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均能广泛开展衔接。比如生源基地,走出去开展科普讲座,请进来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科学研究;比如实习基地,这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比如就业基地,一流本科培养的一流公费师范生回生源省份中小学任教;比如课程改革基地,承担着许多课改项目;比如名师培养基地,承担着中学教师职后培训,名师也指导在校生学习。

付全新:大学和中学的衔接是一种衔接共生而不是一种选拔。有三方面可以衔接:

第一个是课程的衔接。课程衔接前期,武汉大学也是参与者之一,做了大学先修课程,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我们学校是最早参与大学先修课程的,当时,有几所高校发起,武汉大学也是参加者之一,我们就参加了两个发起的团队的大学先修课程,而且前几期考的成绩非常好,有A+。我们学校一共开了4门大学先修课程,涉及的学科按照中学对应的就是数学、语文、历史。老师积极性很高,我们让老师们到大学去培训,然后回来教授学生,A+的学生每一个选的学科里都有,但我们发现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在降低,这也是因为它和招生几乎没有关系,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要达到我们期待的共生的局面还需要一个过程。高中阶段的升学压力导致学校和学生的压力都很大。

第二个就是教师的衔接。教师的衔接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之间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一种互通的机制?其实在早年,许多大学教师都来自于中学教师,也有大学老师到中学当老师,给学生以启迪,最后成就了人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陈景润,陈景润在抗战期间机缘巧合碰到清华大学航空系的系主任,这位老师是语文老师,但是去教数学,而且是中等数学。他讲到了哥德巴赫猜想,然后讲哥德巴赫猜想是怎样怎样。其他孩子都说我已经证明了,陈景润不敢说,但这位老师最后有知于他,最后成就了陈景润。应该说现阶段,中学老师去当大学老师积极性是比较高的,因为这是一种荣誉。现阶段,也是有一部分中学老师经过一些考试考核,是有一些基础条件的。比方说现在,特别是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城市里,老师的学历水平都很高,起点很高,具备基本条件,我认为就应该敞开大门,让更多的中学老师去当大学老师,这是衔接的最好的办法。反过来,也应该要让大学老师到中小学去,特别是到高中去。这个当中,我觉得研究高中教育,研究学生培养,凡是和中学学科和领域相关的大学教授应该到中学去,不然的话,就永远是纸上谈兵。

第三个就是资源的衔接,比如学校实验室的开放等等,武汉大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另外我们也会把学生送到大学去。这个我们做了很多,去年暑假和寒假,我们把学生送到武汉的高校去学习。刚刚做完的高一年级的国内研学,我们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红色, 一个是大学。我们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到大学去体会大学生活,享受大学资源。

王军:高考综合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国家的意志、政府的行为。国家要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整体设计和规划,学校来具体实施,同时,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校情及学生的特点高效率实施,及时反馈,以便招生考试制度更符合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措施要具体可行,分步实施,有效落实。我想,北京市出台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就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操性,提出了“注重统筹推进的原则”,并从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体系,推进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开展高考综合改革等几个方面做了科学有效的规划和指导,为我们提供了有效路径。

推进“招、培、就”一体化

《中国高等教育》: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衔接,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许多专家认为,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如果衔接不好,会造成两者的分离,这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是教育改革必须努力攻克的一个难题。高中和大学之间衔接体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整个教育体制中高度关联性的一个战略要点,也是评价一个教育体制设计水平高低与优劣的标志之一。为了推进大学和中学更有效衔接,2007年由中国教育报发起举办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12年来,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高等教育》先后在广西柳州高中、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河北正定中学举办了五届峰会,今年的第六届峰会也在积极筹备当中。如何促进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整体性相互衔接?怎样推进建设“招、培、就”一体化?高校有哪些新的招生政策值得关注?

王涛: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大力强化一流专业建设,构建“通转平衡”的本科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和教学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给考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福:今年武汉大学保持招生规模不变,推出五项惠及新生的新变化。比如,调整分专业录取规则,实施分专业时“同分取齐”。在分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当考生投档成绩、高考总分均相同,则实行同分取齐,适当调整该省的分专业计划,将处于竞争关系的同分考生都录取到竞争专业。武汉大学2019年将继续实行大类招生,全校117个本科招生专业按照50个专业大类招生,继续实行校内转专业“转出无门槛、转入有条件”。学生入校后除了一次在录取专业(大类)中选择专业的机会外,在大一、大二还各有一次转出学院的机会。

王琳媛:上海交大积极推进“招、培、就”一体化2.0的布局。学校一直以来在推动建设招生培养一体化,今年特别将就业纳入一体化建设中,把立德树人融入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希望让招生不仅体现在入口关,更要加强学生在培养阶段和就业出口关的满足感和获得感。

在选拔入口关,我们希望招收认同交大理念、具有交大特质的优秀学子。在培养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让每个同学都有所收获。同时也把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加强生涯规划和就业引导工作,形成学子多维度的生涯发展体系。

我们建议考生要注重的是一所大学的精神,以及其孕育、传承给她的学子的特质。具体到专业的选择,考生首先要确定到底要学哪一个方向、哪一个领域,要认真审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思考自身的未来发展规划,结合志趣、志向来选择专业。

王军:要改变过去大学将部分符合自己生源要求的学校定义为“生源基地校”的单一做法,将中学真正变为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基地、优质课程协同建设实验校,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中学也应树立新的教育资源观,更新理念,开放式办学,把大学以及其他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变为自己优质师资扩充、校本课程研发、科研课题开展、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这些课改推进的重要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让高中、大学的有效衔接真正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中的有效途径。

北京市自2014年6月启动“大学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就中国农业大学支持附中发展项目来说,几年下来,成果斐然。学校借助大学支持附中发展项目,创建“海淀教育新品牌学校”;在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师专项能力提升培训、科研项目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校特色发展等多个维度上全面推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成为区域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作物生长有四季,学生发展有规律,老师要像农人一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我们既不能怠惰任其荒芜,也不能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过度浇水施肥,揠苗助长,破坏他的生长节律。全社会要持续关注大学和中学的衔接,让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原载2019年第1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