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国教育的国际视野

发布时间:2019-12-12 作者:朱国亮 来源:神州学人

从1978年扩大派遣留学生开始,中国教育开中国对外开放之先河,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领域。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路,将教育对外开放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从改革开放算起,中国教育的国际视野不断开阔、逐渐辽阔、日益壮阔。

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的同时,关于中国教育如何国际化的讨论甚至争论从未停止。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更多地是如何“走出去”;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断有更高发展目标时,我们开始推进“请进来”;进入新时代,我们又顺应时代之势开始“深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至少包括上述三个层面内涵的国际化或者说国际交流合作,便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各项方略、计划和工程的重要指标。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在出国留学、来华留学、汉语国际推广、涉外办学、聘用外籍教师、国际科研合作、教学法交流、教师及管理人员培训交流、国际学术会议、与教育国际组织交往等各领域全面铺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指明方向: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

在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的背景下,我们不再只关注一所大学的国际学生交往、国际人才培养和国际人才引进,我们开始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和跟进一些大学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沿着这样的方向,多年前就发出“外语是国家大事”声音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国际认可度颇高的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进入我们的视野。

作为同时具有“红色基因”和“国际化天性”的大学,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进入新时代以来,先后迎来了具有国外留学和工作经历背景的书记和校长。无论是探索从“国际化”到“化国际”,还是在“国际化”方面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上外都让我们感觉到了其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全方位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格局”,彰显出其在国际化方面的治校能力。

属于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最早一批吃螃蟹者的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在整整20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探索积累出成体系的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坚持中方主导、定位高端应用,以及国际认可度高、教育增益率高成为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面向未来,吉大莱院将继续让“外”融通于“中”,坚持和完善其办学理念和治校体系。

其实,类似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这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也是我们从局部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窗口。教育部近年来陆续在全国大学培育和设立的数十个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既云集了大批留学回来的专家学者,更成为他们所在学校乃至更多方面与相关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智库。中国教育的国际视野,正在并将继续扩展和深化。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