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国教育报评论:不强制直播,利用好现有优质课程是上策

发布时间:2020-02-14 作者:杨三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快评插入图.png

“我们特别不提倡、不鼓励、不希望、不建议各高校在疫情期间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制作直播课。”针对高校的停课不停学工作,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做出了上述回应。而此前,多地出台文件规范“网课”,也都明确要求不得强求教师直播。

这些回应和规定是对个别学校要求所有教师都制作直播课等做法的及时纠偏。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延迟开学,但是又要保障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所幸的是,近年来在线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慕课等线上课程平台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优质线上课程。比如,高等教育领域22个线上课程平台的2.4万门课程,便在疫情防控期间派上了大用场。这些课覆盖了本科的所有12个学科门类和专科高职的18个专业大类,既有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又有专业课、理论课、虚拟仿真课,而且都是精心组织、精心培育、精心遴选的好老师的好课。这些优质课程的推出为高校组织网络教学提供了充足、良好的条件。

学校组织网络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不是舍近求远、另起炉灶,再要求所有教师都录制直播课。否则,不仅可能难以保障课程质量、学习效果,还会增加教师的负担,事倍而功半。

疫情防控期间部署“停课不停学”,是一件好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既是因为如此大规模组织线上教学还是第一次,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可供沿用的模式,也与个别地方、学校存在形式主义的作风问题有关。诸如要求所有教师都录制课程,要求家长、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就属于这类问题。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仅无益于提高或者保障网络学习效率,反而将增加师生以及家长的负担,是停课不停学的“大敌”。

对此,各地各学校要正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和意见,及时根据疫情、校情、学情进行纠偏和调整、优化,因地制宜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尤其是要杜绝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争取把好事办好。(作者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杨三喜)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