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花婆婆” ——湖南冷水江市中连乡中心小学校长刘红霞印象

发布时间:2020-06-28 作者:李伦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花婆婆”,是孩子们喜欢的著名绘本,讲述的是花婆婆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故事。

在湖南偏远的乡村学校——冷水江市中连乡中心小学师生们眼里,他们的校长刘红霞,就是这样的一个“花婆婆”。

2012年8月,在城区学校当了15年副校长的刘红霞,调到中连乡中心小学任校长,成为冷水江当时唯一的女校长。

中连中小是一所农村校,“斑驳的围墙,沧桑的教学楼,蓬草依稀的操场”,刘红霞至今还记得第一眼看到中连的样子,信心满满的她向同学们问好,孩子们“飞也似地散开了”,跟老师们打招呼,大家只“礼节性地点了点头,满脸疲倦”。

怀揣着满肚子教育梦想的刘红霞愣住了。

19岁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中师毕业登上讲台,24岁就成为全市的教学能手、当上了副校长、推选为冷水江市第八届人大代表,27岁成为全市最大规模小学的教学副校长。教育对刘红霞来说,不是职业甚至不是事业,而是信仰。

如何将自己的信仰变成全校30多名老师的信仰,继而化作蓬勃力量,让这所乡村校焕发生机?

童心教育。苦思冥想的刘红霞找到了抓手。人称“教研校长”的她,用了一连串有些拗口的术语,来介绍自己的办学思路,记者通俗地概括,就是以儿童为中心,让师生们快乐学习,开心成长;就是建童心校园,让师生们保持纯净之心,实现美好愿望;就是如花婆婆一样,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没有人能抵挡住美的诱惑。

这一年正好是冷水江的校园文化建设年,借着这个机会,刘红霞和同事们自己动手,让学校“长相”一点点变了样:小小的乡村学校里,出现了“雁心楼”“星心楼”“童心楼”,出现了“历史大穿越”文化长廊,出现了记载着各朝代著名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开心转转桶”,出现了“长出”安徒生、叶圣陶等名家童话的蘑菇、苹果,出现了“书虫小屋”“书香廊”等等,甚至连厕所也美化得“像是图书馆”。“学校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在学校工作了25年的潘佩兰副校长说。

“长相”变化易,难的是内心激情的点燃,难的是教育理念的变化。

“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评上副高。”55岁的杨让梨老师,当年走上讲台的时候,高中都没毕业,多少年了,学历低又一直在农村校的她,只满足于“认真教好书”就行了,但刘红霞带着做课题,一字一句帮她改论文,安排她到省城听课,“乡里妹子进城了”,她回来跟大家描述听名师讲座的情景,热泪盈眶。前年,她顺利晋升为高级。刘红霞来的8年里,这个只30多个老师的农村校,有7人成为副高。

“进步飞速。”当年后备干部选拔在市里考了第一的杨丽琼,听说记者来采访,硬是在晚上赶来,要讲述自己“在中连的成长故事”。她说,那年她和老师们刚把学校“刷白白”,一个调皮男生用黑石头大咧咧写下几个字:“某某到此一游”。她气极了,恨不得抓来那个男生大骂一顿。这时刘红霞过来了,“要呵护孩子们的童心。”她说。呵护可以,但眼下的难题怎么处理?两人反复商量,最后画了幅画巧妙地遮盖了那几个字,“我会好好努力的。”小男生看着她们画画,边看边说。几天后的一次大扫除,这个从来都是调皮捣蛋的孩子,用自己的双手掏下水道,“我的学校要闪光漂亮。”他认真地说。

“要说老师们的成长故事,那太多了。”90后的教导主任李果,之所以愿意从中学调到小学,目的就是“在刘校这成长蛮快”;80后小伙周述齐,“会用人的刘校”让他“没办法不闪亮”;公费定向师范生黄小柳,就是因为几个月的实习,就“再也离不开学校了”,成了“娄底市刘红霞名师工作室”的骨干;特岗老师杨文芳,刘红霞逼着她参加各种比赛,修改演讲稿、帮做课件,结果全市演讲比赛一等奖、教学比赛一等奖,先后拿到,如今已调到外县的杨文芳,还时常回忆“中连是成长最快的时光”。

说到“被逼”,副校长潘佩兰更有体会,“节奏太快了,有点跟不上”,她说,比如逼着大家读书还要写读书笔记;比如每周一下午的业务学习,别人许多学校也就大家一起说说聊聊就可以了,刘红霞不行,要搞讲座、做小培训,骨干老师们轮流上台,且不能空讲,一定要有讲稿有PPT。“以前我们这乡村学校,有几个人会做PPT啊?现在我们都习惯了,还会插入视频、搞背景音乐。”所以8年里,中连成功立项了两个省级一般资助课题,一个省级教育学会课题,拿到了两个市以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这在湖南的农村小学,可以说是开了先例。还为其他学校培养输送了25名优秀中青年骨干老师。

出了3本教学专著,见到每一个学生都叫“满崽”,为完成教学比赛母亲出车祸去世都没能第一时间赶回家,忙着学校的事几乎从未做过家务,29年里从未离开讲台哪怕当校长都坚持一周上四节课,主持市里的名师工作室风生水起,最近累得住院十几天……记者在学校采访的两天里,老师们从各种角度表扬甚至“控诉”着他们的校长刘红霞,但他们一个共同的体会是,学校更美了,老师们成长了,孩子们更喜欢学校了,“她就是我们的花婆婆”,他们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李伦娥)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