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火山草原上的红火生活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百姓日常生活见闻

发布时间:2020-10-16 作者:郝文婷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变化可太大了,单就孩子的早餐来说,过去大多数是馒头就开水,现在天天都有牛奶、鸡蛋,并且变着花样儿吃,都注重孩子的营养健康。一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土牧尔台镇从事家电修理工作的贾玉庭,关注和见证了当地老百姓生活的一点一滴的变化。

察哈尔右翼后旗(简称察右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有大型火山群位于草原腹地,形成了壮美的火山草原。境内有多条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是内蒙古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联北开的交汇点。早些年,当地老百姓种地、放牧主要“靠天”吃饭,而这四通八达的交通也为劳动力“外流”提供了便利,这里曾经一直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也曾一度陷入“留不住学生”的困境,2011-2013年,全旗每年有将近40%的小升初学生外流。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戴了多年“国贫帽”的察右后旗也终于在2019年脱贫摘帽。

“日子过好,儿女成才。”是老百姓对小康生活最直白的描述。所以谈及自己的小日子,贾玉庭最欣慰的是:女儿贾轩红越来越喜欢看书。“学校课外书多,节假日还能带回家,每学期都有阅读活动,有的还要求家长参加。”他说。贾轩红是土牧尔台小学四年级学生,她迷上“看书”这一小变化,背后支撑的确是察右后旗教育脱贫的“大计划”。

察右后旗教育局局长夏培宏告诉记者,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察右后旗教育系统创新实施教育扶贫“3+N”模式,即重点从资助帮扶、情感帮扶和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三个方面下功夫,并在每个方面对应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建立了立体式的教育脱贫工作机制,不仅要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更重要的激发师生和家长的“脱贫内生动力”。

基于这样的整体工作部署和目标导引,位于察右后旗最北部的土牧尔台小学,近两年在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音乐、美术、科技、计算机等都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课间活动,足球、篮球、二胡、扬琴、钢琴、书法想学什么都可以。为了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学校除了标准配备的图书馆、阅览室,并在楼道设置了“书吧”,还积极引进社会捐助,建设了一个彩虹书屋,有近9000余本图书,其中大部分是获得国际大奖的绘本和童书,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故事王”大赛、把图书带回家等阅读活动。

花心思、下功夫想让孩子们由内而外发生变化的,在察右后旗还有很多故事。在红格尔图镇,一所在校生约100人的农村学校,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教师就有9人。“我们现在越来越注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用科学的方式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校长白亮说。2016年起,察右后旗在全旗范围开展“大家访”活动,重点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每月至少一次家访。“可别小看那几次家访,老师去一趟学生家里,孩子在学校笑模样就多了,上课也敢举手了。”白亮说。他告诉记者,如今各校以“大家访”为主线的情感帮扶活动越来越丰富,从情感上给予学生的帮扶关爱的教育氛围日渐浓厚。

对于在“生源外流地”生活的老百姓来说,日常除了穿衣、吃饭,“孩子去哪儿上学?”是大家聊的最多的话题。“没送孩子出去上初中,可是做对了。”察右后旗第三中学初三毕业生杨挺的妈妈与记者分享自己的喜悦。

2013年察右后旗从旗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当地老百姓对“好学校”的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逼”着当地老师们迎因难而上、奋起直追。不负百姓所望,除了引进来优质教育资源,这几年当地的学校都以大家看得见的速度在成长。

采访中,当地多位初三毕业生家长与记者分享了与杨挺妈妈同样的喜悦。她们告诉记者,受多年来当地学生外流现象的影响,三年前大家都纠结过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去,但考虑到家庭经济承受力和当地学校越来越好的发展形势,最终选择留下来。“娃娃家门口能上好学,我们不用舍家撇业去外地陪读,又省钱又省事儿,这日子越过越红火!”几位家长不住感叹。(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郝文婷)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