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浙江大学:大数据 “识胃” 智能化节粮

发布时间:2020-11-13 作者:蒋亦丰 柯溢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柯溢能)烧、烤、炸、烩、蒸、熘、炖……新鲜的食材在锅中翻滚,香气瞬间充满了整个空间。这次掌勺者,不是餐饮中心的厨师,而是普通的浙大学生。日前,一场由浙江大学后勤集团主办的“我的家乡最美味”厨艺大赛在不同校区举办,获奖菜式也将有机会进入食堂,成为大家的新选择。

如何剩菜剩饭,做出学生喜爱的口味是关键一步。学校后勤集团总经理林旭昌表示,通过挖掘学生最喜爱的家乡菜,以供餐模式调整和技术创新为手段,打造有温度的亲情饭,可以有效推进“节约型食堂”建设。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饮食中心成立了由技师、营养师、烹调师为主要力量的菜肴研发团队,深入研究就餐群体的口味需求与消费偏好,通过数据的整合与处理,不断优化各式菜品,让菜肴入盘更入胃。

大数据既要在后厨,更要在前端。浙大后勤集团与浙江校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于2018年率先在玉泉校区二食堂推出集人脸识别、自动称重计价、无感支付和营养分析等于一体的食堂管理系统,通过技术应用创新食堂业态,提升消费体验,传递“节约”“光盘”等理念。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这套智慧系统,能精准记录用餐者食物的卡路里,取餐完毕后,师生手机上会收到关于本餐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三大营养元素的比例分析,提醒用餐者摄入平衡。

餐厅改变了传统“按份出售”的饭菜出售方式,实行按重量计价的方式,更加便于就餐者对合理适量地选择菜品,进行多样菜品的选择搭配。“每取一个菜就会实时显示取菜重量与价格,这也有助于我们合理控制消费支出,形成对浪费的心理制约。”一位用餐老师告诉记者。

据悉,在这种新模式下就餐者的光盘率明显提升,餐厨垃圾能减少一半以上。林旭昌表示,浙江大学还将通过中央食堂建设,建立食材的集中加工,实现智能机器臂流水线操作,减少分散加工带来的损耗与浪费。与此同时,即将上线的“食采云”,将通过云端采购,让食材采购与用餐偏好更加精准对接。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