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小蚯蚓“养”出大产业

大学教师李立忠的土壤修复之梦

发布时间:2021-01-06 作者:程墨 夏晓瑀 熊津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清晨,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李立忠的手机里,接连不断的微信提示音从枕边传来,清脆的“叮咚”声成了李立忠的“天然”闹铃。被唤醒的他立刻拿起手机,开始认真地翻阅聊天记录,这是李立忠每天早上起床雷打不动的固定操作。

一个几十人的小小微信群为何让李立忠如此记挂?原来群聊规模虽小,却是内有乾坤:群成员中既有省会城市的大学校长和老师,也有州市市长与农业局局长,还有世代耕种的农户,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却因为一条条小蚯蚓而聚集到一起。李立忠正是通过这个微信群时刻关注着千里之外的利川市,关心着示范基地上的“生态工程师”——小蚯蚓,这群小蚯蚓正在鄂西山区的土壤里一点一滴地织就李立忠的土壤修复之梦。

源于土壤情结:小蚯蚓破解修复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如诗人艾青对祖国大地的强烈热爱,李立忠也从不曾忘记自己对土地的情感,那是自小在农村成长以及在校园学习后,所积淀的醇厚情怀。

1985年,本科毕业后的李立忠,留校工作多年,又赴韩国国立全北大学农化学科攻读博士学位,潜心微生物领域的研究。2003年,他来到中南民族大学就职,在教学与实践中,形成了愈发深厚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走访调研中,当他看见一些土地正因为环境污染、滥用化肥、过度使用等变得贫瘠时,他开始思考土壤改善和修复。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建设美丽中国被置于重要位置,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则进一步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李立忠深谙土壤作为农业的载体,关乎着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牵扯着万千国民的生计,对其进行改善与修复迫在眉睫。

多年来的学习和调研,多元的学科思维融合、碰撞,产生了思想的火花,李立忠开始尝试解答“回报什么”与“怎么回报”的难题,蚯蚓,成为他答案链中的关键一环。在不断试验中,李立忠逐渐探索并搭建了旨在解决土壤严重酸化、贫瘠化等土壤问题的细菌-蚯蚓-植物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他充分发掘并利用蚯蚓的特殊功能,力求改善、治理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土壤,妥善处理农业生产垃圾与农村生活垃圾给乡村带来的困扰。

初遇火烧坪,小蚯蚓彰显大能量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土壤修复之梦起于理论,却不终于理论,成功到达彼岸,李立忠认为靠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在湖北宜昌市长阳县挂职扶贫办副主任时,李立忠不忘自己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时刻保持着一颗善于观察、敏而好学的心。秉着“下乡绝不当看客、调研绝不搞观光、工作绝不打酱油”这一原则,他在挂职期间,坚持眼睛向下、身段向下、身体向下、脚板向下,深入基层,聆听百姓的声音。

在调查走访中,路边田里大量的尾菜和废弃香菇棒引起了李立忠的注意。如何有效处理这些有碍美丽乡村建设的农业废弃物,改善因多年种植而日益酸化的土壤,困扰着当地百姓,也困扰着忧心百姓的当地政府。这些常人眼中所谓的垃圾,对蚯蚓来说则是美味的食物。在与学校和当地政府沟通之后,2017年,李立忠向学校申请了蚯蚓养殖项目,踏出了圆梦的关键一步。

李立忠选定全国闻名的“高磷铁矿第一乡”和“高山蔬菜第一乡”——长阳火烧坪作为示范基地。通过土壤成分的检测数据,他发现经过近30年的蔬菜种植,火烧坪乡耕作土壤酸化严重、肥力退化。基地建设之初,他通过多地对接,利用废弃的香菇菌棒、养牛场废弃的牛粪、废弃的菌棒、废弃的尾菜等多种有机废弃物,以此作为蚯蚓生长所需的养料,借助蚯蚓消化掉这些废弃物,再利用其产生的蚯蚓粪改良土壤。

在火烧坪,李立忠一刻也未曾停歇。他白天或奔波于原料采购的路上,或潜心于示范基地的土壤成分检测。五个月的披星戴月,李立忠悉心培育的小蚯蚓终于成为合格的“生态系统工程师”,这种以蚯蚓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实现了对土壤的修复改良。实验进行后,土壤ph值降低了21.05%,有机质含量提高24.36%,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分别提高23.29%、23.57%、24.83%。

再会鄂西利川,修复法走向产业化

“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在火烧坪蚯蚓养殖项目结束后,李立忠携着项目成果踏上了新的征途。

“一直以来,我国致力于将农业废弃物加以资源循环利用,而如何高效、低成本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能量,也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遇到的瓶颈问题。”因此,李立忠采用“校-地-企”合作模式,坚持整市统筹、技术集成、企业运营、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2018年底,为了更好地改良土壤、造福农民,李立忠选取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红光村,开始了恩施州利川市土壤生态治理与修复试验基地建设这一项目。在这里,他再会这群“生态系统工程师”,与小蚯蚓一起为一方百姓谋幸福、谋发展。

利川谋道,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重要产业的小镇,解决此地存在的的土壤酸化、农业废弃物堆放、动物粪便堆置等问题刻不容缓。李立忠面对这一亟待解决的困境,经过多方协调,很快便开始了新一阶段的生态修复与治理研究。2019年1月17-21日,李立忠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协同多位农户,完成了玉米秸秆、猪粪、废弃的香菇菌棒的堆置。6月9日,正式引入了蚯蚓种,次日便建成蚯蚓棚,为蚯蚓生长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生长空间。12日,布施尾菜、餐余垃圾。

在这里,李立忠注重因地制宜,讲究“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利用当地种植业和养殖业所带来的废弃物,如玉米秸秆、香菇菌棒、牛粪等,作为蚯蚓养殖的基料。随着蚯蚓生长,其产生的蚯蚓粪可与土壤调理剂一起发挥改良土壤的作用。有了火烧坪示范基地的经验,红光村示范项目的开展更加顺利。

“2019年7月在谋道镇红光村开展了蚯蚓处理餐余垃圾试验,处理时间6个月,处理效果良好;2020年5月8日在凉雾乡老场村选取公路沿线40户农户开展蚯蚓处理农村餐余垃圾推广示范,效果很好……”李立忠一笔一笔记下,在他的倾心培育之下,利用“生态系统工程师”进行土壤修复的方法走向产业化,为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提供生态治理蓝本。(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夏晓瑀 熊津津)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