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学前教育: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自由自在地玩耍

发布时间:2021-01-28 作者:河合隼雄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从零岁到六岁的成长时期,孩子几乎每大一岁就会变一个样,所以父母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变化。而六岁却是一个节点,这一时期,孩子开始自己做很多事,这就是“身边的自立”,也就是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开始追求自立。接下来,孩子就会离开父母,进入小学,正式开始学习生涯。所以,小学时期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期。

对于六岁之前的孩子来说,比起学习,情感体验更重要。长远来看,到六岁上学之前能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最有意义的。而且要让孩子亲身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悲伤、痛苦、愤怒、欢喜等都非常重要。

现在日本家长们的一大问题就是太短视了,短视到仅看到孩子现在学习还不错就安心了。有些父母让孩子很小就去学习、上课,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因为靠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来让自己安心很难,所以就只好去关注那些眼睛能看到的东西,以此来获得安心。父母为了能让自己安心,而迫使孩子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这多么难为对文字和数字都还没有兴趣的孩子啊!而这种强迫孩子的代价总有一天会出现。

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学前急着让孩子学算术或识字,虽说孩子确实早学到了一些知识,但却占不了太多便宜。也许早早就学会的话,在刚入学的时候会显得很有能耐,但这种差距差不多一年就被别人追上了。从孩子的一生来看,几乎没什么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看,近一百年日本都在追赶别人、赶超别人,所以日本国民有一些迫切的想法也并不奇怪。不过欧美人从漫长的历史中知道着急做这些事也没有用,所以放任孩子在自由地玩耍中成长。虽然欧美人中也有热心教育的父母,但他们并不会刺激到别人。当然,热心教育的不只是日本,韩国、中国也差不多,都有一种“必须追上”的想法。不过,日本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也差不多该意识到这是在做傻事了吧。

在考虑学前教育问题的时候,容易导致误会的事情就是,总有成功的例子存在。一些有罕见天赋的人,因为学前教育而取得了成功。但是看着那种特殊的例子,想着“我家孩子也可以”的父母,并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自己为中心在思考问题。有的孩子很有天赋,也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外人看来非常幸福,可对他本人来说却非常痛苦。也有孩子因此而憎恨父母,甚至自杀。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就会明白,在某些方面稍有特长、比别人做得好一些,也不一定就是幸福的保证吧!

如果还是想让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话,那就一定要用心观察孩子了。如果大人选的早教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孩子会变得越来越面无表情,举止也会变得怪怪的。注意不到这些的父母可是不合格的。

“我家孩子开口说话太迟了”“识字太晚了”……因为这些事焦虑不安的妈妈特别多。不过发展心理学里写的那些时间点,只不过是作为参考值罢了,谁都不可能完全按照平均值和参考值长大吧!就好像天气,有时晴朗,有时多云,有时下雨,有时下雪……要是一直都是晴天,那才是“异常天气”。发育稍微晚一些的孩子也会渐渐地发生成长变化的,只不过,有的孩子发育得慢些,有的孩子发育得快些。

有的孩子一开始发育得比较慢,后来可能一下子就追上来了。但如果在他追上来之前,父母就认为“这孩子真没用”,那很可能就把孩子追上来的可能性毁掉了。其实,发育稍慢的孩子有很多。而且就算是发育很快的孩子,也有可能只是一开始快而已。从漫长的人生来看,孩子小时候发育得是快是慢,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虽然书上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发育的参考值,但孩子的成长进度和参考值稍有出入也不要惊慌失措。不过作为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欣喜或担忧,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还是很担心的话,可以与专家聊一聊。如果是真正的专家,我想他会对你说:“这么一点儿差异而已,不用担心。”骗子专家倒可能会说:“和参考值不一样,你家孩子肯定有问题!”这可真是害人不浅。

本文摘自湛庐文化《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29142566-1_u_4.jpg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河合隼雄 著 

张日昇 译

 湛庐文化 出品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10月出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